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挽诗》
《自挽诗》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古风

入山取椑随,为待终焉翁。

翁年八十一,三万化日中。

即尽亦已足,无复芥心胸。

昨闭烟霞关,悭不与人同。

今归天堂土,骨肉等蒿蓬。

毁誉满天下,同时并成空。

但恨在生时,所志末由从。

为子未尽孝,为臣未尽忠。

致君本无术,为民没成功。

毁方愧瓦合,直行悲途穷。

今则誓长往,聚散大化工。

天道尚去来,人理有始终。

何哉失声哭,虑师迷去踪。

贤者或筑室,送客各西东。

(0)
鉴赏

此诗《自挽诗》是明代思想家湛若水的绝笔之作,其情感深沉,哲理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理想及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入山取椑随,为待终焉翁”,描绘了诗人步入山林,寻找棺木,准备迎接生命终结的场景,暗含着对死亡的坦然接受和对生命的尊重。接着,“翁年八十一,三万化日中”以翁的高寿和漫长的生命历程,象征人生的短暂与有限。

“即尽亦已足,无复芥心胸”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豁达态度,认为生命无论长短,只要尽力而为,便已足够,不再为琐事烦恼。接下来,“昨闭烟霞关,悭不与人同。今归天堂土,骨肉等蒿蓬”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日的状态,展现了诗人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死后归于尘土的无奈。

“毁誉满天下,同时并成空”揭示了世间的评价与赞誉终将随时间流逝而消散,强调了个人价值的相对性和时间的流逝。最后,“但恨在生时,所志末由从。为子未尽孝,为臣未尽忠。致君本无术,为民没成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完全实现人生目标的遗憾,包括未能尽孝、尽忠以及未能有效治理国家、造福百姓。

“毁方愧瓦合,直行悲途穷”则体现了诗人对社会道德标准的反思,认为自己虽坚持正直,却因不合流俗而感到遗憾。最后一句“今则誓长往,聚散大化工。天道尚去来,人理有始终”表达了诗人对生死轮回、聚散离合的理解,认为这些都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体现了对宇宙规律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蕴含了对人生、道德、理想及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湛若水作为哲学家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十三日诵水生挑菜渚烟湿落梅村之句成诗十首·其十

潦倒春无藉,山深不出门。

篱根寻野菜,花外见烟村。

(0)

同景瑜诸人饮于横碧·其四

岁月不待人,初寒迫深冬。

慨予歌声长,天地亦改容。

歌罢掷酒盏,忽然动昏钟。

风馀雪霏霏,鸦栖雁雍雍。

(0)

句·其二

出郭扶筇上翠屏,却从云隙望莎城。

(0)

题惠崇小景·其四

两蛙随步武,先后得位置。

不作渴雨鸣,岂不贤鼓吹。

(0)

杂咏下.萤

得夜不韬藏,飞星乱草塘。

都缘光影误,无路出书囊。

(0)

荐新荔支

晚年游宦到夔闽,四见轻红荔子新。

不似蒲萄橘羊枣,向来犹及遗慈亲。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