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岸花晴塞柳衰,年年南北去来期。
江城日暮见飞处,旅馆月明闻过时。
万里风霜休更恨,满川烟草且须疑。
洞庭云水潇湘雨,好把寒更一一知。
楚岸花晴塞柳衰,年年南北去来期。
江城日暮见飞处,旅馆月明闻过时。
万里风霜休更恨,满川烟草且须疑。
洞庭云水潇湘雨,好把寒更一一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外的感慨与寂寞。开篇“楚岸花晴塞柳衰”一句,设定了春末夏初的季节背景,柳树随风摇曳,但已经开始凋零,这是对时光流逝的一种描写。“年年南北去来期”,表达了诗人对于归期的期待与渴望。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情调,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家园的思念。
“江城日暮见飞处”一句,透露出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受,夕阳西下之时,只能看到鸟儿归巢,而自己的行踪却无定所。紧接着,“旅馆月明闻过时”,则是夜深人静之际,唯有月光陪伴,听着外面偶尔的脚步声,让人更加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在茫茫人海中的渺小。
“万里风霜休更恨”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之情,如同长途跋涉中所遭遇的风霜一般难以释怀。而“满川烟草且须疑”,则是对于归期的不确定性和对未来命运的迷茫感受。
最后,“洞庭云水潇湘雨,好把寒更一一知”二句,以洞庭湖的云雾与潇湘之雨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夜深人静时分的冷清感受,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体会。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生活的无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妙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是一首传达了游子离愁与时光易逝主题的佳作。
天台一万八千丈,岁晏老僧携锡归。
前程好景解吟否,密雪乱云缄翠微。
禄儿射火烧九天,鬼手不扑神听旃。
群庸仰口不肯唾,反出长喙嘘之燃。
睢阳城穷缩死鳖,危系一发悬九渊。
巡瞋睨远两眦拆,怒嚼齿碎须张肩。
恨身不毛剑无翼,不能飞去残贼咽。
翁躯腥刀子磔俎,日嚼血肉犹经年。
霁云东攘两臂去,西来才有九指还。
胸中愤气吐不散,去随箭入浮屠砖。
忠穷智索其自效,更脔爱妾尝饥涎。
我疑没日贼不食,恐其肉酖死不痊。
又疑身骨不化土,定作金铁埋重泉。
何时山移陵谷变,发出鼓铸戈或鋋。
吾如得之顾有用,不诛已然诛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