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閒思坐,萧然閒此轩。
田家荆树好,好亦不须言。
默默閒思坐,萧然閒此轩。
田家荆树好,好亦不须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默默閒思坐”,诗人独自一人静坐,内心沉静,思绪万千,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内敛的氛围。接着,“萧然閒此轩”中的“萧然”二字,不仅描绘了环境的清冷,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然。“田家荆树好”,诗人转向对乡村景色的赞美,荆树虽普通,但在田野中却别有一番风味,展现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好亦不须言”,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认同无需多言,一切尽在不言中,体现了他对生活真谛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静谧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和谐、简单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内心平静、超然物外境界的向往。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
雨山君子人,垂老愈岂弟。
交期四十年,白首见不易。
我如介之推,从亡齿徒隶。
惟君戒勿馁,亟起追天意。
平生不计功,聊欲正其义。
斯民诡自圣,与我久遐弃。
伤哉礼先亡,存者蛇与彘。
意行且纵语,林水忽深邃。
岚山何陡绝,仰睇若难至。
山楼坐临溪,微雨转荫翳。
借君杯中物,一酹填胸气。
栖迟指碧流,吾亦从此逝。
方我壮年时,友朋数零落。
零落何太蚤,使我老寂寞。
精爽在我心,酣嬉故如昨。
我存彼岂亡,不翅九原作。
秋樵去我久,遗翰犹绰约。
季子真象贤,风骨见澹泊。
栖栖人间世,无地著哀乐。
过隙聊自豪,一洗怀抱恶。
小姑失母年十五,大嫂育之嫂如母。
小姑急嫁嫁蛮郎,双鬟私插金钗股。
大嫂泣血告小姑,尔祖仪同父上柱。
如何世阀不对当,失身去作蛮郎妇。
汝贪蛮妇多金银,宁嫁华郎守贱贫。
蛮郎金多不到老,华人虽窭终吾身。
小姑不听大嫂戒,蛮郎战没羊罗寨。
五丁一夜发郿坞,官籍黄金官估卖。
小姑还家嫂怒嗔,弃置弃置同市门。
嫁衣重绣金织孙,今年又嫁乌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