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壶漏转铜龙泣,露压香尘玉阶湿。
欲理残妆唤镜来,恰在石榴花下立。
犀梳未整宝钗偏,绿鬟娇?芙蓉烟。
孤鸾飞入月中去,离愁脉脉空婵娟。
莲壶漏转铜龙泣,露压香尘玉阶湿。
欲理残妆唤镜来,恰在石榴花下立。
犀梳未整宝钗偏,绿鬟娇?芙蓉烟。
孤鸾飞入月中去,离愁脉脉空婵娟。
这首元末明初徐贲的《对镜词》描绘了一幅女子清晨对镜梳妆的画面。首句“莲壶漏转铜龙泣”,以漏壶滴水声比喻时间流逝,暗示女子起身很早,铜龙即漏壶上的装饰物,形象生动。接着,“露压香尘玉阶湿”进一步渲染环境,晨露打湿了台阶和香尘,营造出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女子想要整理妆容,唤来镜子,恰好站在石榴花下,暗示季节是夏季,石榴花开得正艳,与她的美丽形成映衬。“犀梳未整宝钗偏”,细致刻画了女子专注梳妆的动作,宝钗倾斜,显出她略带慌乱的神态。接下来,“绿鬟娇亸芙蓉烟”,通过比喻,形容女子乌黑如烟的秀发柔顺地垂落,犹如芙蓉花瓣般娇嫩。
最后两句“孤鸾飞入月中去,离愁脉脉空婵娟”,借孤鸾(古代常用来象征孤独或哀怨)飞向月宫的意象,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离愁。她对着镜子,看着自己美丽的容貌,却只能独自承受这份寂寥,离愁之情如月光般脉脉流溢,空自美丽动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女子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无奈。
玉露霏凉木渐酡,每逢佳节惜年华。
青山叠叠多归梦,白发萧萧不在家。
触景漫思千古事,无钱空对一篱花。
相知相见情何已,石鼎山泉且煮茶。
心爇真香,神排妙供,满空遥送丹方。
收藏灵宝,嘉瑞自呈祥。
一点穿联浩动,两仪内、反复阴阳。
全真乐,团团性月,光散满空香。
搜详玄妙理,根源无漏,道德芬芳。
聚神砂玉液,无致倾亡。
结果真仙妙道,超三界、无极清凉。
全家悟,颐神养浩,皆得到蓬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