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平越分司夜坐雨不绝》
《平越分司夜坐雨不绝》全文
明 / 朱应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鸣泉疏雨下高林,此夕天涯感慨心。

箐洞夷獠行处有,边城鼓角坐来深。

堂空风入传虚警,山坼云开散积阴。

谩引壶觞看剑佩,壮怀依旧未销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平越分司处,雨声不断,诗人独坐所引发的复杂情感与思考。首句“鸣泉疏雨下高林”以清脆的泉水声和稀疏的雨滴描绘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自然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下来,“此夕天涯感慨心”直接点明了诗人此刻内心的感慨,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广阔的天地之中,表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感。

“箐洞夷獠行处有,边城鼓角坐来深”两句,通过描述边疆之地的景象,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感慨。夷獠的活动、边城的鼓角声,都暗示着战争与动荡的存在,使诗人的内心更加沉重。同时,这些元素也象征着国家的边防与安全问题,增加了诗作的社会意义。

“堂空风入传虚警,山坼云开散积阴”则转而描写室内的情景,空荡的厅堂中,风吹过似乎带来了虚假的警报,而山峰裂开,云层散去,象征着外界的动荡与变化。这两句通过对比室内外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忧虑与反思。

最后,“谩引壶觞看剑佩,壮怀依旧未销沈”表达了诗人试图借酒浇愁,但心中的壮志豪情并未因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消沉。这里的“剑佩”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守与追求,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依然保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面对复杂社会环境时的感慨与思考,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体现了明代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作者介绍

朱应登
朝代:明   字:升之   号:凌溪   籍贯:扬州府宝应   生辰:1477—1526

(1477—1526)扬州府宝应人,字升之,号凌溪。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
猜你喜欢

次韵董廷器闺情·其十一

散步苔阶晚饭馀,月华如昼列星疏。

碧天多少南征雁,若个能传万里书。

(0)

题夏仲昭墨竹

云锁秦楼凤不归,凭谁重把玉箫吹。

太常游戏容台上,翠羽分明拂砚池。

(0)

寄邹廷璋·其一

几年书剑客京廛,扫尽溪山水共烟。

今日南湖应改色,翠篷添只醉渔船。

(0)

题夏仲昭墨竹

曾移绿玉到檐齐,几度诗成节下题。

偏爱小窗明月夜,紫鸾飞落翠云低。

(0)

寄甥徐州卫苏宽挥使

一别贤甥岁易徂,每思把酒看昆吾。

十年道路秋云满,千里音书旅雁孤。

牙帐风清知校武,柳营月白想投壶。

对床夜听萧萧雨,有约重来觅二苏。

(0)

和王廷器检讨夕宴李挥使东轩诗三十首·其九

宝鼎龙涎散碧云,剑横秋水自随身。

月华堕地明如昼,火气当筵煖似春。

饮酒每歌鱼在藻,感时又遇雁来宾。

醉中和得迎仙曲,凤琯吹将向玉宸。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