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树何靡靡,鸣禽亦喈喈。
时物岂不好,人事诚多乖。
忧来卧閒房,语笑孰与偕。
天道谅不昧,薄愿终当谐。
惟应守贞静,有酒陶中怀。
芳树何靡靡,鸣禽亦喈喈。
时物岂不好,人事诚多乖。
忧来卧閒房,语笑孰与偕。
天道谅不昧,薄愿终当谐。
惟应守贞静,有酒陶中怀。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芳树何靡靡,鸣禽亦喈喈”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日里树木繁茂、鸟儿欢鸣的生机勃勃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接着,“时物岂不好,人事诚多乖”转折处,诗人表达了对美好自然与复杂人情之间的对比思考,暗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
“忧来卧闲房,语笑孰与偕”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他独自一人在空闲的房间中沉思,渴望有人能分享这份快乐或忧愁。这种情感的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现状的无奈。
最后,“天道谅不昧,薄愿终当谐”展现了诗人对于命运与未来的乐观态度,相信上天自有公正,即使愿望暂时未能实现,也终将得到满足。这既是对生活的积极期待,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惟应守贞静,有酒陶中怀”则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收尾,表明诗人选择坚守内心的纯净与宁静,通过饮酒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思绪。这种自我慰藉的方式,体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智慧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美景与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对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紫微谈道渺无津,逸步飘然叹绝尘。
但向函关迎老子,不知郑圃有真人。
数丝雪发神弥莹,一点金花意自春。
莫谓余衰难语此,胸中勇气尚轮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