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行次鲁公韵》
《山行次鲁公韵》全文
明 / 张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龙函凤诏百蛮开,迢递逾年未拟回。

晓度竹桥涵碧影,暮经山烧扑寒灰。

孔明一为炎刘入,赵尉初烦陆贾来。

声教于今真□暨,礼文应备不须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行时所见之景与内心感受,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历史文化的深意。

首联“龙函凤诏百蛮开,迢递逾年未拟回”,以“龙函凤诏”象征帝王的权威与恩泽,表达了对远方边疆地区开化与治理的赞颂,同时暗示了诗人长时间在外,难以归家的情境。

颔联“晓度竹桥涵碧影,暮经山烧扑寒灰”,通过晨昏交替的场景,细腻地描绘了诗人行走在竹桥上,碧绿的倒影映照在清澈的水面,傍晚经过山火后的痕迹,寒灰扑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苍凉的氛围。

颈联“孔明一为炎刘入,赵尉初烦陆贾来”,引用诸葛亮和陆贾的故事,分别代表了汉朝的兴盛与外交的开拓。诸葛亮辅佐刘备入蜀,陆贾则作为使者前往南越,这两句既是对历史人物功绩的肯定,也暗含了诗人对于自身使命与责任的思考。

尾联“声教于今真□暨,礼文应备不须裁”,“声教”指传播教化的声音,这里可能是指诗人通过自己的行动与言论,将文明与教化带到远方,强调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性。“礼文应备不须裁”则表达了礼仪制度的完备性,不需要额外的修改或删减,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情感体验,还蕴含了对历史、文化、个人使命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社会、国家与个人关系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张弼

张弼
朝代:明   字:汝弼   号:东海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生辰:1425—1487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猜你喜欢

卧龙潭·其一

长空匹练曳千林,来自幽岩几万寻。

寄语神龙无久卧,为嗔虐魃起为霖。

(0)

溪南遇雨

溪风飒飒雨霏霏,秋满蘋汀独步归。

丹噀园林棠叶老,锦缠篱落豆花肥。

眼前风景依然在,个里光阴得者稀。

忆著岁寒云壑上,山禽对雨傍人飞。

(0)

鹧鸪天·其九中秋后一夕宴修成之、富正甫作

万里澄空没点云。素娥依旧驾冰轮。

自缘人意看承别,未必清辉减一分。

倾白堕,拥红裙。不知谁主复谁宾。

更筹易促愁分袂,又作东西南北人。

(0)

次韵蒲大受琴中趣二首·其一

二器入范围,物物皆吾琴。

外响蕴真寂,中虚含妙音。

世人若著相,正堕声色林。

那知反听处,万象融一心。

伊余晚闻道,奇病得聋瘖。

诗成自吟咏,酒热谁献斟。

山高水洋洋,子期亦已沉。

燕坐忽神游,月明秋夜深。

(0)

二月上浣会制司幕属和孟诚之制参韵

三刀入梦乡,远作益州镇。

空怀十驾念,那复一篑进。

心劳政自拙,愧彼东郊尹。

得人盛乌幕,澹台不由径。

竞效有用学,一扫虚名徇。

雍容三语掾,文润相涵映。

一樽聚群彦,坐乏黄封印。

开怀纵清酌,词锋凛豪隽。

春花自开落,醒醉百念静。

谈笑吐胸臆,宁较名与分。

矧兹宾客贤,讼过便退听。

吾侪东与西,邂逅喜滋甚。

惜也民菜色,旦旦急荒政。

及兹雨膏麦,觞咏是招聘。

我方道州考,盍抗归老论。

早上竹笮船,故园松菊盛。

(0)

陪周溪园登赏心亭

建业城楼四面窗,赏心胜处冠南邦。

石头西峙云藏寺,水面南浮月满江。

故国秋深人自老,新河夜遁虏谁降。

高人登眺同怀古,忽有飞来白鹭双。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