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全文
唐 / 雍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汉家公主昔和蕃,石上今馀手迹存。

风雨几年侵不灭,分明纤指印苔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īnguānjiànfāngōngzhǔshíshàngshǒu
táng / yōngtáo

hànjiāgōngzhǔfānshíshàngjīnshǒucún

fēngniánqīnmièfēnmíngxiānzhǐyìntáihén

注释
汉家:汉朝。
公主:古代皇室的女儿。
昔:从前。
和蕃:与异族联姻,这里指和亲。
石上:石头上。
今馀:现在仍有。
手迹:手印或笔迹。
存:保存。
风雨:风雨侵蚀。
几:几个。
年:年份。
侵不灭:侵蚀但未消失。
分明:清晰可见。
纤指:细嫩的手指。
印:留下印记。
苔痕:青苔痕迹。
翻译
从前汉朝公主曾远嫁外邦
如今石头上还留有她的手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汉家公主与蕃人和亲的历史场景,并通过对一块石头上的手迹进行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以及文化印记永存的主题。诗中的“石上今馀手迹存”直接指向了这块石头作为历史见证的作用,而“风雨几年侵不灭”则强调了这些手迹经历了长时间的自然侵蚀却依然清晰可辨,显示出其坚韧不拔的一面。最后,“分明纤指印苔痕”进一步刻画了手迹之精细,每个细微的线条都被雨水和苔藓覆盖而未曾磨灭,反映出了时间虽然流逝,但历史的印记依旧存在。

诗人通过这种写法,不仅展现了对过往文化的尊重,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的艺术造诣和他们对于历史记忆的珍视。

作者介绍

雍陶
朝代:唐   字:国钧   籍贯:成都   生辰:约789~873以前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猜你喜欢

赐沈德潜

去岁入都祝慈寿,皤然九老领林泉。

清词还擅香山会,蒇事便教故里旋。

更止远迎廑跋涉,所欣重晤得留连。

论文兼及苍生隐,虚席谁訾宣室前。

(0)

甘露寺北轩叠前用杜牧韵

又向润州古寺行,最无情处动人情。

开轩爱俯江拖带,煮鼎徐听瓶响笙。

南戒六朝皆往迹,紫微七字独扬声。

登舟适可乘潮进,一再留吟恐近名。

(0)

晴三首·其三

软曦融雪作轻泥,喜复无尘逐马蹄。

却为闰年迟节令,麦苗待看茁青齐。

(0)

坐泗水源上作

陪尾真宝藏,灵泗山根伏。

回回出乳窦,元气滋渗漉。

胚胎转天轮,鸿濛运地轴。

夏凉却冬温,襟岳而带渎。

我来源上坐,首春清且淑。

四山叶尚黄,一川藻常绿。

信可鉴毛发,宁当论缨足。

缅怀子在处,千秋示理躅。

不称俗虑蠲,直可道心复。

(0)

三题泉林行宫八景·其三镜澜榭

自露妍媸不示形,回塘流动复潆渟。

何须博古图中考,此是轩辕一片青。

(0)

方山夕景

雪积有馀寒,山高易为暮。

松梢落暝色,忽失苍松处。

行斋倚岩半,谡谡仙风御。

神谧息外营,景清契始遇。

然此不可著,明当清跸去。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