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长望,无情清渭,东流不复。
凄凉杜陵叟,自悲歌同谷。月苦霜繁车觳觫。
忍淹留、柳新蒲绿。呼风鸟何处,黯一堆金粟。
烟尘长望,无情清渭,东流不复。
凄凉杜陵叟,自悲歌同谷。月苦霜繁车觳觫。
忍淹留、柳新蒲绿。呼风鸟何处,黯一堆金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而感伤的画面。"烟尘长望"四字,暗示了战乱或历史的沧桑,诗人遥望远方,只见清渭河上弥漫着尘埃,河水东流,一去不返,寓言着时光的无情流逝。"凄凉杜陵叟",杜陵是长安附近的一座陵墓区,这里借指困苦的老百姓,他们悲歌哀唱,如同同谷之地的难民,生活艰辛。
"月苦霜繁车觳觫",月夜寒霜加重了他们的苦难,连驾车的牛马都因寒冷而颤抖。"忍淹留"表达了对这些人滞留困境的深深同情,"柳新蒲绿"则以自然景色反衬人间的凄凉,春天的到来并未给他们带来多少安慰。最后,"呼风鸟何处",诗人呼唤风鸟,却无人应答,只能看见那一堆金粟(可能象征财富或粮食),暗喻人民生活的贫困和无望。
整体来看,朱祖谋通过这首《十二时》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与无奈。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