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开春水一舟通,水上轩斋镜影中。
偶咏壁题成隔岁,似看雁字不留空。
已欣皎洁如呈月,何必波澜更忆风。
位置若还觅粉本,辋川图里辨新丰。
初开春水一舟通,水上轩斋镜影中。
偶咏壁题成隔岁,似看雁字不留空。
已欣皎洁如呈月,何必波澜更忆风。
位置若还觅粉本,辋川图里辨新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春日水乡画卷。诗人以涵漪斋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面上倒映的轩斋镜像,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水墨画中。初开的春水与一舟相通,不仅勾勒出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寓意着生命的新生与希望。
“偶咏壁题成隔岁”,诗人偶然在墙壁上题诗,却发现已是隔年之事,这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艺术创作永恒价值的肯定。雁字留空,象征着过往的痕迹,虽不复存在,却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同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已欣皎洁如呈月”,诗人欣赏着清澈的水面如同明月般皎洁,表达了对纯净、美好的向往。而“何必波澜更忆风”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即使没有外界的扰动,内心也能自得其乐。
最后,“位置若还觅粉本,辋川图里辨新丰”,诗人似乎在寻找一幅描绘此景的画作,将眼前的景象与历史中的名胜辋川图相联系,暗示了对古典美学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永恒探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艺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与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