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树金言付嘱频,阎浮外护托王臣。
谁知天禄草玄客,曾是灵山受记人。
双树金言付嘱频,阎浮外护托王臣。
谁知天禄草玄客,曾是灵山受记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佛学的理解和个人修行的体验。诗中“双树金言付嘱频”可解作在佛法的光辉下,通过不断的修习和传承,佛祖的教诲被赋予信徒。“阎浮外护托王臣”则是说佛法不仅保护世间众生,更托付给有能力的君子,以维护社会秩序。
“谁知天禄草玄客”一句中,“天禄”指的是佛家所说的天赋之福,即通过修行得到的心灵解脱与涅槃。这里的“草玄客”可能暗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诗人将自己比作这种状态下的游客。
最后,“曾是灵山受记人”则指诗人在心中回忆起在佛教圣地灵山所接受的佛法灌顶和教诲。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佛法深刻理解和个人修行体验的沉醉,表达了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佛教仪式和信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
古巷牛羊出,重门接柳阴。
闲看入竹路,自有向山心。
种药齐幽石,耕田到远林。
愿同词赋客,得兴谢家深。
灵空闻偈夜清静,雨里花枝朝暮开。
故友九泉留语别,逐臣千里寄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