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念济寺》
《题念济寺》全文
唐 / 卢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灵空闻偈夜清静,雨里花枝朝暮开。

故友九泉留语别,逐臣千里寄书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iàn
táng / lún

língkōngwénqīngjìnghuāzhīcháokāi

yǒujiǔquánliúbiézhúchénqiānshūlái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纶的《题念济寺》,是一首描写夜静雨中的寺院景象和对远方亲友思念之情。通过这四句话,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心中深藏的情感。

“灵空闻偈夜清静”,这里的“灵空”指的是寺庙里的佛殿或僧房,传来佛偈的声音,使得夜晚显得格外清净。这个画面描绘出一个宁静致远的氛围,让人仿佛可以听到那种超凡脱俗的音符。

“雨里花枝朝暮开”,这句诗写出了即便是在连绵细雨之中,寺院里的花朵仍旧在清晨和傍晚开放,它们似乎不受外界干扰,一如往常地绽放着生命的活力。这里的“花”可能是梅花或其他能够抵御寒冷和雨水的植物。

“故友九泉留语别”,这句话里,“故友”指的是过去深厚的情谊,而“九泉”则象征着极远的地方,甚至可以理解为地府。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那些无法再见面的旧友,他们的话语就像是在别离时留下的珍贵记忆。

“逐臣千里寄书来”,这句中,“逐臣”可能指的是流亡异乡的人,或者是被贬官的士人。“千里”则形容距离之远,而“寄书来”则表明尽管相隔遥远,但依然通过书信保持联系。这里体现了古代人们虽然身处不同地方,但心灵仍旧能够相连。

整首诗以宁静的寺院夜景为背景,穿插雨中花开和对故人的深情思念,以及通过书信与远方亲友沟通的情感线索。它不仅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夜晚场景,更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物质世界的精神联系。

作者介绍
卢纶

卢纶
朝代:唐   字:允言   籍贯: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   生辰:739年—799年

卢纶(739-799年),字允言,今保定涿州市卢家场村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猜你喜欢

花朝宿石井·其二

廿年曾宿溪山路,枕上仍前彻夜风。

清气不容尘外虑,好诗多在月明中。

花前闻鸟声偏乱,兵后持杯泪易浓。

珍重西窗书甲子,续游何日剪灯红。

(0)

移床竹下清风袭人喜而有赋

炎歊避何处,万竿凉可沐。

移榻就此君,相与媚幽独。

娟娟净绿阴,瑟瑟戛苍玉。

爽气何泠然,素襟亦静穆。

梦期子猷来,枕边风簌簌。

(0)

秋日怀笠耕先生

又报霜前朔雁来,怀人望远独登台。

萧萧木叶寒风下,漠漠秋山返照开。

万里班超头已白,几时博望使重回。

关河迢递双鱼杳,极目停云浊酒杯。

(0)

航海放歌

我曾游徐无,绝顶峰上头。登峰更宿峰之楼。

下视众山皆培塿,疑是银涛千里翻清秋。

今复跻天桥,危坐入东海。飘飘心迹真仙宰。

沧波万叠涌艨艟,又疑云烟出没笼崴嵬。

西送月无痕,东瞻日初浴。

除却升沈赤白丸,惟有滉瀁一色连天绿。

仰寥泬,俯幽宫。神不可召,蠡不可穷。

但学谢安石,悠然云海中。

不学郭璞狂,浪说蹄涔同。

我心先为坡仙得,走笔大书示二客。

兹游奇绝冠平生,一言能抵千行墨。

涯涘渺不见,仙药安可期?

放怀且迈洪流外,看作桑田未变时。

(0)

读史

仓卒青冈尽倒戈,功成天幸论非苛。

一呼岂料真移陈,万骑谁教竟渡河。

儿辈逡巡原愕眙,中军谈笑故婆娑。

深谋终许桓宣穆,惭恨犹嫌客气多。

(0)

鉴园遣兴集句·其二

白屋悬尘榻,情忘趣转閒。

感时空寂寞,因病纵疏顽。

窗外皆连水,墙头亦有山。

偶来松树下,新月照澄湾。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