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哦诗耸两肩,落笔不停称腹稿。
缘诗写出无声句,画史追之谁得到。
为予壁上留真迹,水墨纤秾任挥扫。
石根竹树极萧森,中著羽虫疑叫噪。
虽然画意不画形,形意两全方笔老。
熟视时时自首肯,从旁见者皆称好。
师言此亦吾馀事,佛祖玄关须探讨。
未宜直说色是空,不著色空斯见道。
老夫哦诗耸两肩,落笔不停称腹稿。
缘诗写出无声句,画史追之谁得到。
为予壁上留真迹,水墨纤秾任挥扫。
石根竹树极萧森,中著羽虫疑叫噪。
虽然画意不画形,形意两全方笔老。
熟视时时自首肯,从旁见者皆称好。
师言此亦吾馀事,佛祖玄关须探讨。
未宜直说色是空,不著色空斯见道。
这首诗是一位书画家在描绘自然景观时的心得体会。诗人自称“老夫”,表明他已经是经验丰富的艺术家。他写诗如同作画,落笔不停地记录着腹稿中的情感和想象。诗中提到的“无声句”、“画史追之谁得到”显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前人艺术成就的追寻。
接下来的“为予壁上留真迹,水墨纤秾任挥扫”表明他在绘画中追求个人的风格和气质,以及对技法的精湛掌握。诗中的自然景象如“石根竹树极萧森,中著羽虫疑叫噪”,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图,让人仿佛能听见其中的虫鸣声。
然而,诗人的追求并非简单的形似,而是要达到“画意不画形,形意两全方笔老”的境界,这是一种高级的艺术追求,即在画面上既表现出物象的实质,又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意境。
最后,“师言此亦吾馀事,佛祖玄关须探讨”显示诗人对禅宗哲学的领悟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他的艺术创作不仅是技艺上的练习,更是精神上的修行。他明白“未宜直说色是空,不著色空斯见道”,这意味着在艺术表达中,直接讲述禅理并不重要,关键是通过物象和笔墨来体现那超越语言的真理。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书画艺术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于如何将内心的感悟和宇宙的哲理融入艺术创作中的思考。
孤城斗大云为衙,朔风战树啼栖鸦。
天公作意破岑寂,排日玉戏矜豪奢。
炉温祇有茗堪煮,水浅惜无鱼可叉。
山田萁落漉浆汁,争言此味清而嘉。
夜堆晶盘置墙角,晨碾玉屑挥霜牙。
不令急煎汤一沸,气蒸釜底烧枯杈。
滑腻流匙得精粹,如吸沆瀣餐朝霞。
又若道人发逸兴,踏雪笑嚼寒梅花。
沁入心脾涤肠胃,消去渣滓无疵瑕。
五侯鲭膳贵人家,驼峰獾炙盛相夸。
凿冲辇致佐珍馔,门外往往翻冰车。
岂知菽为五谷一,来其出自狸虎沙。
蠲烦但藉半瓯水,含冻偏宜六出花。
癯儒秉性甘澹泊,野客与我同生涯。
况复绵州得春酿,官厨取给无须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