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分题龙宫宝石送陈庭学之官成都》
《分题龙宫宝石送陈庭学之官成都》全文
明 / 释宗泐   形式: 古风

成都山水区,龙宫遗宝石。

苔藓滋古纹,波涛含润色。

骊珠化海榴,神变安可测。

想当听经时,云寒夜堂寂。

蜀中天下险,兵戈屡充斥。

城郭虽已非,此石尚如昔。

京华岁将阑,万里送行客。

时清卫府间,搜奇抚陈迹。

平生独往愿,蹉蛇头半白。

怅望西南天,空惭远飞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成都山水之美,以龙宫遗宝石为喻,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古朴与神秘。诗人通过“苔藓滋古纹,波涛含润色”描绘了宝石表面的岁月痕迹和周围环境的生机,形象生动。接着,“骊珠化海榴,神变安可测”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宝石比作变幻莫测的珍珠,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想当听经时,云寒夜堂寂”则通过想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暗示了宝石可能与宗教或历史事件有关联。接下来的“蜀中天下险,兵戈屡充斥”,揭示了成都作为战略要地的历史背景,以及战争的频繁与残酷。

“城郭虽已非,此石尚如昔”对比了城市变迁与自然景观的永恒,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最后,“京华岁将阑,万里送行客”描绘了送别场景,预示着离别的哀愁与远方的期待。

“时清卫府间,搜奇抚陈迹”表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探寻与怀念,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平生独往愿,蹉蛇头半白”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旅行的向往与年华易逝的感慨。“怅望西南天,空惭远飞翼”则以鸟儿为喻,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与无法实现的愿望,充满了淡淡的忧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等多个层面的思考与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释宗泐
朝代:明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猜你喜欢

巫山十二峰·其十一起龙峰

五彩鳞文爪欲攫,那能缩体耽幽壑。

喷云噀雾在斯须,散作长涛何皬皬。

(0)

挽林淑媪次林启抡韵·其三

屹然华表拥神姑,汉有髯公晋有壶。

红粉一身勤死事,玉容万古哭长途。

魂倘化蝶终难尽,怒捲新涛应可孚。

祇为贞心遥致拜,偷生海上笑非夫。

(0)

咏怀

昔我泛黄河,滔滔溯扁舟。

淮阳有馀波,徐豫无安流。

询彼九河道,皆为田与畴。

蓬莱亦清浅,深谷成高丘。

大造且如此,吾生何所求。

愿随安期子,逍遥以遨游。

(0)

同族弟嘉遇宿凤山因冯章倩

忆昨高斋诉别衷,一尊今夜更谁同。

西堂月赋怜诸谢,南国风流忆小冯。

极目江城看白雁,愁心明月落丹枫。

粤王台下亭前竹,安得连床暮雨中。

(0)

博罗道中月夜闻新雁

江心秋月满,江上澄潭清。

试举蓬窗望,忽闻新雁声。

高翻银汉影,凄断玉关情。

海国来何暮,云端试一鸣。

偏宜霜露冷,不畏稻粱轻。

嘹喨推先后,联翩见弟兄。

遥空疑裂帛,按柱学调筝。

别却三河曲,桥居五穗城。

自应因戈避,不更为弦惊。

夫婿长离别,何曾事远征。

(0)

石洞谒叶化父先生祠

昔闻岩洞奇,乃在兹山麓。

巨石垒作门,涂槩结为屋。

天巧既有馀,人事岂不足。

天畔闻风涛,行边翳花竹。

苔古云自封,林深径乃曲。

洗耳有清泉,聆音如漱玉。

昔有大隐人,于此卧空谷。

九还炼未成,五车应可读。

身在朝野间,名岂世途局。

欲勒北山文,谁知西州哭。

怅然怀千秋,到此豁心目。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