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叱柴车黄犊轻,阴阴白屋爨烟生。
谁知今日云中守,却听江南打麦声。
叱叱柴车黄犊轻,阴阴白屋爨烟生。
谁知今日云中守,却听江南打麦声。
这首清代诗人顾光旭的《中卫道中口占(其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面。首句“叱叱柴车黄犊轻”通过拟声词“叱叱”和“黄犊轻”,形象地展现了农夫赶着轻便的柴车,黄牛悠然前行的田园景象,富有生活气息。接着,“阴阴白屋爨烟生”描绘了村庄中的宁静与烟火气,阴暗的房屋上升起袅袅炊烟,暗示着家的温馨。
然而,诗人的身份转换出人意料:“谁知今日云中守,却听江南打麦声。”他身为边疆的“云中守”,身处边塞,却意外听到远方江南打麦的声响,引发了对家乡和日常生活的深深怀念。这种对比和反差,表达了诗人对乡土之情的深沉感慨,以及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场景,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出清末边塞诗人的思乡之情。
两山相负为峰麓,流水重重注溪谷。
游人上寻流水源,未觉崎岖病双足。
山深下视云漫漫,径垂石底千屈盘。
松林阴森白日静,忽惊人世如奔湍。
客行不避苦寒出,僧定端居不下席。
人生嗟与草木同,置身所在由初植。
堂中白佛青髻鬟,气象冲淡非人间。
坐令远客厌奔走,径欲筑室依空山。
木鱼桹桹夜将旦,星斗攲斜挂山半。
行役有程未可留,将出山门复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