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林侍郎挽诗》
《林侍郎挽诗》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庙堂风采重于山,多住江南草木间。

一代循良须不愧,百年气运恐相关。

冰霜节苦天应识,亥豕书存手自删。

莫道衣冠无荫泽,圣朝恩命果重颁。

(0)
鉴赏

这首挽诗《林侍郎挽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通过对林侍郎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其在官场中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

首联“庙堂风采重于山,多住江南草木间。”以“重于山”形容林侍郎的风采与影响力,将其比作巍峨高山,同时指出他常驻江南,寓居于自然之中,暗示其生活简朴,与世无争。这一联既赞美了林侍郎的官场成就,也描绘了他的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颔联“一代循良须不愧,百年气运恐相关。”赞扬林侍郎为官清廉,行事公正,是百姓心中的良吏,他的品德和作为将被后人铭记。同时,此联也暗示林侍郎的政绩对国家的长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德行与政绩将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

颈联“冰霜节苦天应识,亥豕书存手自删。”通过“冰霜节苦”比喻林侍郎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韧不拔,以及“亥豕书存手自删”描述其严谨治学的态度,亲自校订书籍,确保内容准确无误。这两句不仅体现了林侍郎的个人品质,也展示了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知识传播的贡献。

尾联“莫道衣冠无荫泽,圣朝恩命果重颁。”以反问句式强调,即便林侍郎已逝,但其对社会的贡献与影响依然存在,圣朝的恩赐与表彰是对其一生功绩的肯定。这句话表达了对林侍郎逝世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对其生前的卓越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林侍郎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卓越的政绩以及对学问的严谨态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除夜共蒋力父有秋宿南浦馆

客里逢年酒半醺,篝灯课了送穷文。

对床共听巴山雨,入梦休思巫峡云。

好整衣冠朝北阙,新栽桃李属东君。

平明各把菱花看,黄上眉间已十分。

(0)

和书楼叔遇叔题小蓬莱

月砌云阶不染埃,疑从天上幻将来。

一龛俨坐钟兼吕,二老相从聃与莱。

丹剂好从金鼎鍊,玄关须要玉匙开。

他年勋业如粗了,待约群仙笑语陪。

(0)

寄婺倅张同年渭叟并简其婿黄元辅自然二首·其二

同登当日鬓犹青,宦路还如跛鳖行。

莳药山阿非贵相,叩头殿下得狂名。

著书平屋千年记,堆笏盈床一饷荣。

安乐窝中无别法,只将世累放教轻。

(0)

挽崇清陈侍郎五首·其三

当轴开边衅,朝绅半诡随。

公方司献纳,言必及安危。

愿饰湟中备,毋轻马邑师。

当时虽枘凿,今日若蓍龟。

(0)

挽郑昂叔圭母蔡夫人二首·其一

钟秀端明裔,来嫔通德家。

早甘寒水玉,晚爱白莲花。

乐施阴功厚,回班庆事赊。

他年龙凤麓,赠典有光华。

(0)

入道诗十九首·其一

浮世功名水一沤,数来谁得百年留。

使能久履姬姜位,泽不加民时可羞。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