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风采重于山,多住江南草木间。
一代循良须不愧,百年气运恐相关。
冰霜节苦天应识,亥豕书存手自删。
莫道衣冠无荫泽,圣朝恩命果重颁。
庙堂风采重于山,多住江南草木间。
一代循良须不愧,百年气运恐相关。
冰霜节苦天应识,亥豕书存手自删。
莫道衣冠无荫泽,圣朝恩命果重颁。
这首挽诗《林侍郎挽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通过对林侍郎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其在官场中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
首联“庙堂风采重于山,多住江南草木间。”以“重于山”形容林侍郎的风采与影响力,将其比作巍峨高山,同时指出他常驻江南,寓居于自然之中,暗示其生活简朴,与世无争。这一联既赞美了林侍郎的官场成就,也描绘了他的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颔联“一代循良须不愧,百年气运恐相关。”赞扬林侍郎为官清廉,行事公正,是百姓心中的良吏,他的品德和作为将被后人铭记。同时,此联也暗示林侍郎的政绩对国家的长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德行与政绩将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
颈联“冰霜节苦天应识,亥豕书存手自删。”通过“冰霜节苦”比喻林侍郎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韧不拔,以及“亥豕书存手自删”描述其严谨治学的态度,亲自校订书籍,确保内容准确无误。这两句不仅体现了林侍郎的个人品质,也展示了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知识传播的贡献。
尾联“莫道衣冠无荫泽,圣朝恩命果重颁。”以反问句式强调,即便林侍郎已逝,但其对社会的贡献与影响依然存在,圣朝的恩赐与表彰是对其一生功绩的肯定。这句话表达了对林侍郎逝世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对其生前的卓越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林侍郎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卓越的政绩以及对学问的严谨态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客里逢年酒半醺,篝灯课了送穷文。
对床共听巴山雨,入梦休思巫峡云。
好整衣冠朝北阙,新栽桃李属东君。
平明各把菱花看,黄上眉间已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