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燕于飞引蝶狂,娇莺歌懒笑蜂忙。
庭前萱草台前竹,也学春风舞绿杨。
燕燕于飞引蝶狂,娇莺歌懒笑蜂忙。
庭前萱草台前竹,也学春风舞绿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通过对燕子、蝶虫、蜂类等小动物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示了大自然在春风的吹拂下活力四射的情景。诗人以动人的笔触捕捉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好的感受和欣赏。
"燕燕于飞引蝶狂,娇莺歌懒笑蜂忙" 这两句通过燕子在空中翱翔、蝴蝶随之起舞以及蜂儿忙碌采蜜的景象,展现了春日里的生机勃勃。这里,“燕燕于飞”描绘的是燕子的优雅飞行,“引蝶狂”则是蝴蝶被吸引而舞动的场景。“娇莺歌懒笑蜂忙”中,娇莺(即蜂)在花间采蜜时显得有些懒惰,但实际上它们依然勤劳地工作着。
"庭前萱草台前竹,也学春风舞绿杨。" 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庭院内的景象,诗人观察到庭前的萱草和台前的竹子,也仿佛在模仿春风轻拂,而使得杨树叶片随之摇曳舞动。这不仅描绘了植物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更隐喻着生命对美好时光的适应与享受。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流畅的节奏,传达了一种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深情赞美。
客里逢春想恨浓,故园花木梦魂同。
连堤绿阴晴烟里,映水红摇薄雾中。
夜雨鸣檐送五更,不惊高卧最多情。
窗间细视花无恙,墙外随听屐有声。
数把柔丝堤柳嫩,一奁方镜闸波清。
出门眼界殊明洁,但觉春寒处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