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韶阳石,空沿南狩文。
薰风如再鼓,绝峤始应闻。
斑竹迷秋雨,苍梧断古云。
独将瑶瑟意,明月吊湘君。
一片韶阳石,空沿南狩文。
薰风如再鼓,绝峤始应闻。
斑竹迷秋雨,苍梧断古云。
独将瑶瑟意,明月吊湘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凄美与深沉情感的画面。诗人以“一片韶阳石”开篇,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事件相联系,通过“空沿南狩文”一句,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流逝。接着,“薰风如再鼓,绝峤始应闻”,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之风以生命,仿佛它能再次唤醒沉寂的山峰,传达出一种希望与期待。
“斑竹迷秋雨,苍梧断古云”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氛围,斑竹在秋雨中显得更加幽邃,苍梧山上的古云似乎也断绝了,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哀愁的意境。最后,“独将瑶瑟意,明月吊湘君”,诗人借瑶瑟之音和明月之光,寄托对湘君(传说中的湘水女神)的哀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以及对永恒与不朽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山行水逶迤,郁屈如盘龙。
缘溪夹修竹,被岭多长松。
悬门倚岩石,终日对青峰。
初仕昔为宰,读书过三冬。
忘机狎鸥鸟,劝稼亲老农。
讼庭可罗雀,铜印苍藓封。
尔来三十年,梦想幽人踪。
风尘京洛间,邑子或相逢。
晚岁上玉堂,天门深九重。
缅思寒潭碧,一洗我心胸。
送子西南归,恨无羽翼从。
为我谢邦人,今愧白发容。
孺子沧浪濯缨处,千载新堂来卜邻。
潦收无波彻底静,东湖之水堂中人。
濛阳花谱胜洛下,竹西药阑来海濒。
新篁绿沉桂丹渥,岳立奇石苍苔皴。
赏心满眼伴闭户,天风夜下扶车轮。
胸中种蠡妙经济,鬓须白雪朱颜春。
苍生未佚身未老,斯堂未可忘斯民。
四年西略可万世,孤撑独立扛千钧。
匹马幡幡恃天日,危言岌岌愁鬼神。
浮生蚤休信不恶,持此欲去非吾闻。
客游潇湘逢骑吹,知公已为苍生起。
公今少劳佚者多,湛辈乃可寒江蓑。
残山狠石双虎卧,斧迹鳞皴中凿破。
潭渊油油无敢唾,下有猛龙跧铁锁。
自从分流注石门,西州粳稻如黄云。
刲羊五万大作社,春秋伐鼓苍烟根。
我昔官称劝农使,年年来激西江水。
成都火米不论钱,丝管相随看蚕市。
款门得得酹清尊,椒浆桂酒删膻荤。
妄欲一语神岂闻,更愿爱羊如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