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岱》
《登岱》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绝顶登攀海日明,下看蚁蛭隐孤城。

玉童不见云霞渺,丹侣相从杖屦轻。

汉石尘迷千古字,秦松风起半天声。

欲探灵异来迟暮,自觉人间负此生。

(0)
鉴赏

这首《登岱》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通过对泰山之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首联“绝顶登攀海日明,下看蚁蛭隐孤城”,以“绝顶”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登山者的壮志凌云,仿佛能触摸到那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而“下看蚁蛭隐孤城”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山之高峻,连远处的城市都显得渺小,如同蚂蚁般隐匿于大地之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颔联“玉童不见云霞渺,丹侣相从杖屦轻”,进一步渲染了登山过程中的神秘与轻松。玉童,传说中的仙人,此处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云霞渺茫,暗示了仙境般的景象。丹侣,指修炼丹药的道友,与杖屦轻相呼应,表达了诗人与志同道合者一同攀登时的自在与愉悦。

颈联“汉石尘迷千古字,秦松风起半天声”,将视角拉回历史,通过“汉石”和“秦松”这两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意象,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厚重。尘封的古碑上,文字被岁月侵蚀,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而秦松在风中摇曳,发出悠扬的声音,似乎在与古人对话,传递着不朽的精神力量。

尾联“欲探灵异来迟暮,自觉人间负此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在日暮时分,诗人仍未满足,渴望探寻更多未知的灵异之处,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于生命价值的反思。最后一句“自觉人间负此生”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感慨,或许是对未能完全领略世间美好而感到惋惜,也可能是对生命短暂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登山图景,同时融入了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题董其昌山水

溪藤尺幅淡云烟,高致还思赵大年。

设使王孙蓦相遇,定称可畏出蓝前。

(0)

巢翠亭

灌木嘉阴翠尚浓,虚亭聊且失千峰。

前年惜翠心何似,流水行云勒壁踪。

(0)

塞田

塞田每致佳,今岁实望外。

夏至过无雨,局蹐不可待。

孰谓回天佑,甘霖乃大沛。

驾言自京畿,农功观一带。

两种都芃秀,关外较尤最。

独是溪勃涨,间颇致为害。

大体纵无妨,一夫彼何赖。

得之已不易,失之惜应倍。

莫非祈年忧,岂识行秋快。

(0)

寄畅轩

山轩偶到辟云关,畅好幽情寄此间。

名合秦园才千里,吾心廑乃遍区寰。

(0)

鹦鹉

鹦鹉虽能言,所言自不知。

清晨对笼语,巧舌能效为。

张华教啄鹯,何忠代寄信。

审然乃鸟妖,事不可为训。

雀房饲养熟,习惯听数言。

背笼乃语他,诚恐无端传。

甲乙二内侍,甲痴乙者黠。

鹦见甲者驯,见乙鸣戛戛。

甲为鹦爬搔,展翅意若喜。

有时眠掌上,驱之亦弗起。

乙持果实来,漫饵实相撩。

鹦亦伺其怠,利嘴噍如雕。

因悟昌黎言,小黠乃大痴。

智固不可逞,物固不可欺。

即事摛藻词,物各具性灵。

中孚豚鱼吉,可以诠羲经。

(0)

多稼轩十景诗·其二寸碧亭

攒蹙翠琼表,翼然亭子凉。

骋观延绿墅,胜概学黄冈。

松架炎偏爽,花棚静益香。

每来期默识,不必展缣缃。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李振钧 朱景英 赵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