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洛涨》
《观洛涨》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雨锁山川昼不开,洛波一夕涨如催。

西来势蹴诸山动,东转声包厚地回。

一片晓光吴阵甲,万桴南响会稽雷。

何人共此乘桴志,直到蓬瀛亦壮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ānluòzhǎng
sòng / zhānglěi

suǒshānchuānzhòukāiluòzhǎngcuī

西láishìzhūshāndòngdōngzhuǎnshēngbāohòuhuí

piànxiǎoguāngzhènjiǎwànnánxiǎnghuìléi

réngòngchéngzhìzhídàopéngyíngzhuàngzāi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山川激流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变幻莫测力量的感慨和赞美。首句"雨锁山川昼不开"表现出连绵不断的大雨将山川封锁,直到白天也未能散去,这种景象给人以深刻的动静感。紧接着"洛波一夕涨如催"则透露出雨水迅速汇聚成河,河流急遽上涨,宛若有人在背后推动一般,这强烈的动势和力量让人感到震撼。

中间两句"西来势蹴诸山动,东转声包厚地回"形象地描绘了雨水汇聚成河流向东方倾泻的情景。这里使用了“蹴”字,形容水势的强劲与突然,同时也表现出声音在空中回荡,给人以立体感。

以下两句"一片晓光吴阵甲,万桴南响会稽雷"则是对早晨景象的描写。"吴阵甲"可能指的是古代吴地的军备或武装,这里用来形容清晨初露的阳光如同穿上了盔甲;而“万桴南响”则展示了无数水流汇聚成一片巨大的声响,宛若远方传来的雷鸣。

末句"何人共此乘桴志,直到蓬瀛亦壮哉"表达了诗人对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这里的“乘桴”指的是乘坐木筏顺流而下,而“蓬瀛”则是古代指远方之意。这两句传递出一种探险者的豪迈情怀,似乎在说,只有那些勇敢者才能与这奔腾不息的河流并肩,直至遥远的地方也依然保持着壮阔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力量与勇气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和答孙兰畹五言律四首·其三

吾师在何处,景仰属灵皋。

品格兼金玉,文章间雅骚。

秋宵常剪烛,春雨共持螯。

谁信沮渠逊,茫茫大海涛。

(0)

梅澥所赠柳春日复萌书此寄怀

垂丝袅袅拂风轻,犹忆殷勤唱渭城。

当户可容栖小隐,眠春无计遣流莺。

黄金有色初分种,青眼看人感旧盟。

树尚如斯何况我,三年拱把讵无情。

(0)

帘波二首·其二

帘箔何空明,差胜侧理纸。

只愁燕误飞,剪取西江水。

(0)

感遇

清福神仙望已休,家山郁郁此勾留。

文章岂为求知己,兄弟无缘共宦游。

往日名途堪屈指,中年人事费持筹。

不愁静里难消遣,每遇寻春到陌头。

(0)

示学中诸同志

山绕孤村树绕庐,依稀风景似鹅湖。

关头猛省登先岸,弹指流光逝隙驹。

觉路还须庸玉汝,官阶何必执金吾。

古来憎命文章甚,不信知心一世无。

(0)

与金黻珽书题后

相忆不相亲,天涯作比邻。

关山萦旅梦,风雨切怀人。

幸有囊中句,羞无席上珍。

何堪知己赠,恐我误青巾。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