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周斗垣参知入贺二首·其二》
《送周斗垣参知入贺二首·其二》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谒帝恩华倍陆离,若为游子怆临岐。

名高鼎吕熊驰后,诏赐彤弓虎拜时。

狂客家风蓑笠在,壮夫心事宝刀知。

同人但进千秋镜,不用牢愁拟楚词。

(0)
鉴赏

此诗《送周斗垣参知入贺二首(其二)》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诗中以“谒帝恩华倍陆离”开篇,描绘了入宫朝见皇帝时的盛大与庄严,表达了对周斗垣即将入贺的庄重情感。接着,“若为游子怆临岐”一句,转而抒发了对即将离别的不舍之情,将个人情感融入宏大的场景之中。

“名高鼎吕熊驰后,诏赐彤弓虎拜时”,诗人通过对比,赞美了周斗垣的名声和地位,以及受到的皇家恩宠。这一部分既是对周斗垣个人成就的肯定,也体现了朝廷对其的重视与礼遇。

“狂客家风蓑笠在,壮夫心事宝刀知”,诗人运用象征手法,以“狂客”的形象和“蓑笠”、“宝刀”等物象,表达了对周斗垣个性和志向的理解与共鸣。这里既有对周斗垣不拘一格、勇往直前精神的赞扬,也有对其内心世界深刻洞察的体现。

最后,“同人但进千秋镜,不用牢愁拟楚词”,诗人鼓励周斗垣在未来的道路上保持乐观与自信,以历史为镜,不断前行,不必过分忧虑。这一句充满了对友人的勉励与祝福,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友人入贺的喜悦与期待,更蕴含了对个人品格、理想追求及人生智慧的深刻探讨,体现了董其昌作为文人士大夫的风骨与情怀。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次韵王才元少师借园

春风朱雀桥边路,只许游蜂独往来。

□□园花兼巷柳,却寻芳事到酴醾。

(0)

陪大慈老登古院

林影横榰折脚床,禅翁唤我坐斜阳。

诸天共说无生话,万壑同薰不尽香。

茗碗泛云醒远目,藜羹煮玉闹枯肠。

逢人若问峰头事,翠竹阴中菊正黄。

(0)

郑尚明学士挽诗·其一

人物羲皇上,尘中无此流。

高谈悲管晏,老手命曹刘。

室有芝兰弃,家馀钟鼎收。

平生断金约,堕泪盖棺休。

(0)

和渊老妙现之什

乾坤渺渺一浮尊,万象分明水四滨。

虎脊横空山作队,鱼鳞倒影海成纹。

老僧诗罢闲攲竹,幽士馀斋正卧云。

妙现镜中无一事,世间从此罢挥斤。

(0)

邵旸叔用寒字韵作诗见贻复次韵答之

世德兰金久未寒,交情倾盖有如山。

天衢尚敛抟风翼,泽国难留隐雾斑。

夜棹月溪成莫逆,春舆莲社访无还。

逢场戏事多应暇,诗酒频过陋巷颜。

(0)

次韵叶成甫有怀见寄

来辕去棹亦劳劳,晚岁丘园避俗陶。

问事不知三语掾,阅人无意九方皋。

交论金石穷犹见,诗得江山老更豪。

清梦总能追蜡屐,雨声偏傍夜床高。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