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人心别,端如面不同。
山川险难测,笔墨思何工。
未索形骸外,聊先阿堵中。
自怜无骨相,不到汉南宫。
举世人心别,端如面不同。
山川险难测,笔墨思何工。
未索形骸外,聊先阿堵中。
自怜无骨相,不到汉南宫。
这首诗《赠传神陈秀才》由宋代诗人洪适所作,通过对“传神”这一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人性深刻的理解。
首句“举世人心别,端如面不同”,开篇即以“人心”与“面”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与人之间性格、思想的差异,如同人脸上的独特特征一般,无法复制,无法混淆。这种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强调了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接着,“山川险难测,笔墨思何工”,将自然界的复杂多变与艺术创作的深思熟虑相提并论。山川的险峻难以预测,正如艺术创作的构思过程充满了挑战和思考。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壮丽,也隐含了对艺术家创造力的敬仰。
“未索形骸外,聊先阿堵中”,这两句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艺术创作的本质。诗人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并非仅仅追求外在的形体或物质的满足(“阿堵”常指钱,此处借指物质追求),而是在内心深处(“聊先阿堵中”中的“阿堵”)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探索。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内在精神层面的重视。
最后,“自怜无骨相,不到汉南宫”,诗人通过自谦之词表达了自己虽有才华但未能达到极高成就的感慨。这里的“骨相”比喻人的才能或气质,而“汉南宫”则可能象征着艺术的巅峰或理想境界。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己艺术追求的反思和谦逊的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丝遗憾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深刻探讨了艺术创作与人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家在追求卓越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自我反思。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独特见解,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兹山突出何怪奇,上有万状无凡姿。
大者嶙峋若奔兕,小者㠥嵬如婴儿。
玉柱金茎相拄枝,干空踰碧势参差。
虚中始讶巨灵擘,陡处乍惊愚叟移。
萝烟石月相蔽亏,天风袅袅猿咿咿。
龙潭万古喷飞溜,虎穴几人能得窥。
吁予比年爱灵境,到此始觉魂神驰。
如何独得百丈索,直上高峰抛俗羁。
雄都元壮丽,望幸歘威神。
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
风烟含越鸟,舟楫控吴人。
未枉周王驾,终期汉武巡。
甲兵分圣旨,居守付宗臣。
早发云台杖,恩波起涸鳞。
大君端扆暇,睿赏狎林泉。
开轩临禁籞,藉野列芳筵。
参差歌管飏,容裔羽旗悬。
玉池流若醴,云阁聚非烟。
湛露晞尧日,熏风入舜弦。
大德侔玄造,微物荷陶甄。
谬陪瑶水宴,仍厕柏梁篇。
阚名徒上月,邹辩讵谈天。
既喜光华旦,还伤迟暮年。
犹冀升中日,簪裾奉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