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九华山》
《望九华山》全文
唐 / 林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兹山突出何怪奇,上有万状无凡姿。

大者嶙峋若奔兕,小者㠥嵬如婴儿。

玉柱金茎相拄枝,干空踰碧势参差。

虚中始讶巨灵擘,陡处乍惊愚叟移。

萝烟石月相蔽亏,天风袅袅猿咿咿。

龙潭万古喷飞溜,虎穴几人能得窥。

吁予比年爱灵境,到此始觉魂神驰。

如何独得百丈索,直上高峰抛俗羁。

(0)
鉴赏

兹山突出何怪奇,描绘了九华山的壮丽景观,这里“兹”字用来指代特定的山峰,而“突出”则形象地表达了山峰的陡峭和独特。"上有万状无凡姿"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山势千变,美不胜收,每一处景致都超越了平常。

大者嶙峋若奔兕,小者㠥嵬如婴儿。这两句以生动的拟人化手法,将大小不同的石峰比喻为奔跑的马和嬉戏的幼儿,展现出山石形态各异、生机勃勃的景象。

玉柱金茎相拄枝,干空踰碧势参差。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山中的树木比作“玉柱”和“金茎”,强调其坚固与珍贵,而“干空踰碧”则形容树木在天空中高耸,姿态各异。

虚中始讶巨灵擘,陡处乍惊愚叟移。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对山中神奇景象的发现与惊讶,以及对于那些不为世人所知的隐秘之地的探索。

萝烟石月相蔽亏,天风袅袅猿咿咿。"萝烟石月"描绘了山中薄雾缭绕与石头清辉交织的美景,而“天风袅袅猿咿咿”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龙潭万古喷飞溜,虎穴几人能得窥。这两句通过对山中水流和洞穴的描写,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探险精神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吁予比年爱灵境,到此始觉魂神驰。这里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对于这类灵山异境的喜爱,而当他真正来到这样的地方时,他才深刻体会到了这种环境对于心灵的洗涤和释放。

如何独得百丈索,直上高峰抛俗羁。这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身的反问与自我超越的表达。他在寻找那通往山顶的道路,同时也在精神上摆脱世俗的束缚,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作者介绍

林滋
朝代:唐

林滋,字后象,闽人。生卒年均不详,唐宣宗大中中前后在世。会昌三年,(公元八四三年)登进士第。与同年詹雄、郑諴齐名,时称雄诗、諴文、滋赋为“闽中三绝”。官终金部郎中。
猜你喜欢

洛西楼怀岑给事叶侍御

回磴层云睥睨愁,为君孤眺独夷犹。

关门西引三峰色,河水东悬万里流。

卷幔绿吹榆柳细,开尊红映杏花稠。

春深远作他乡客,满目风尘易倦游。

(0)

陈使君敬甫张进士于皋过斋中对菊

僻居冠盖肯同游,花似柴桑烂熳秋。

久客岂知逢使者,故人犹自得江州。

天青杖底嵩云落,霜白尊前汝水流。

南望峭帆归欲去,宦情何处不沧洲。

(0)

夏日同陈使君敬甫游郑园泛舟因怀王侍御纯甫

竹屿花潭落日迟,使君还共酒船移。

客能吴相袁丝饮,郡似襄阳习氏池。

六月波涛沾翠黛,两河灯火散青骊。

飘零白雪梁园满,独忆尊前楚调词。

(0)

安国寺月夜集亮上人院

东洛多名寺,西来第几灯。

一庵山月净,孤磬阁云层。

答偈容长揖,谈诗傍曲肱。

双林如许住,还约虎溪僧。

(0)

白下遇冯汝行

三载惊初见,天涯岂有期。

还轺金马使,满箧白狼诗。

行役怜鞭弭,才名感鬓丝。

暂维京口艇,别去益相思。

(0)

送方江都赴召为考功郎·其一

河阳花亦似江门,家近潘安洛水园。

一自仙郎归起草,遂令星斗满中原。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