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阶日日捲纱声,常恨新绵纺不成。
不识剪衣焚寄与,可能长短似平生。
閒阶日日捲纱声,常恨新绵纺不成。
不识剪衣焚寄与,可能长短似平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的《悼亡(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悼念亡妻的情景。诗中以“閒阶日日捲纱声”开篇,描绘了主人公在闲散的台阶上每日卷起纱帘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哀伤而宁静的氛围。接着,“常恨新绵纺不成”一句,表达了主人公对未能为亡妻纺制新棉衣的遗憾,进一步深化了悼念之情。
“不识剪衣焚寄与,可能长短似平生。”这两句诗则更加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他不知道如何将自己对亡妻的思念寄托于衣物之中,即使能制作出衣物,也难以保证尺寸恰如生前,这既是对亡妻的怀念,也是对无法弥补失去之痛的哀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悼念亡妻时的复杂心情,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亡妻深沉的爱与不舍。
五年望张子,兀坐四壁空。
今晨千里来,如热濯清风。
笑谈不改旧,怜我衰病攻。
斯人旧豪气,颇似陈元龙。
只今更省事,终岁两颊红。
何知珊瑚树,却倚尘埃中。
晁侯夙所敬,见渠如见公。
网罗枝出脚,远逐冥冥鸿。
同会得玉郎,敲门夜相从。
殷勤一杯酒,目送西归鸿。
人生少如意,此乐难再逢。
君家老季鹰,高韵留吴淞。
风流远孙在,一棹何时东。
不嫌道里远,为我略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