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江南公不归,人言公懒笑公痴。
闭门端坐读周易,直过新春围闭时。
江北江南公不归,人言公懒笑公痴。
闭门端坐读周易,直过新春围闭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读书人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对古代学者专注学术、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首句“江北江南公不归”,以“公”字尊称,点明了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远离家乡、在江北或江南地区专心求学或工作的学者。这句诗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不为世俗所动、坚守自我追求的精神的敬佩。
次句“人言公懒笑公痴”,则通过旁观者的视角,展现了社会上对于这位学者行为的不解与评价。这里的“懒”和“痴”并非贬义,而是指其专注于学术研究,不为外界所动,甚至可能被视为不合常理的行为。这种评价反映了社会对于学者独特生活方式的不理解,同时也暗含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尊重与欣赏。
后两句“闭门端坐读周易,直过新春围闭时”,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生活细节。他选择在封闭的环境中,静心阅读《周易》这一儒家经典,不被时间的流逝所影响,直到新春来临。这里不仅体现了主人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术的执着,也暗示了他在学术世界中的沉浸与忘我,以及对自然季节变化的超然态度。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主人公深沉的学术追求和高尚人格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学者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学者在学术追求上的专注与执着,以及他们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洁品质。诗中蕴含着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学者独特价值的认可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