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氏绣佛赞·其一》
《李氏绣佛赞·其一》全文
宋 / 刘跂   形式: 古风

稽首慈悲父,相好光明藏。

应现行愿力,针缕妙措成。

我观因缘空,亦非自然性。

种种皆心造,是心非造者。

佛子不思议,炽然一念生。

诸圣所加持,具足千百亿。

我愿如是故,造作及见闻。

遇见未来等,同承佛记莂。

(0)
鉴赏

这首诗《李氏绣佛赞(其一)》由宋代诗人刘跂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深刻理解与赞美。诗中以“稽首慈悲父,相好光明藏”开篇,将佛祖比喻为慈爱的父亲,其形象如同光明宝藏一般,充满了温暖与智慧。接着,“应现行愿力,针缕妙措成”,诗人赞美了佛祖的愿力,以及通过针线技艺展现出来的精妙与和谐。

“我观因缘空,亦非自然性。种种皆心造,是心非造者。”这一段则深入探讨了因果与自然的本质,强调一切现象皆由心所造,而非外在自然之力所能决定。这种观点体现了佛教中“心识论”的核心思想,即世间万物皆由心识所创造,心识的清净与否直接影响着世界的面貌。

“佛子不思议,炽然一念生。诸圣所加持,具足千百亿。”这里赞美了佛子的不可思议之处,以及诸圣的加持之力,使得修行者能够获得无量的功德与智慧。这种力量超越了凡人的想象,充满了神秘与神圣的气息。

最后,“我愿如是故,造作及见闻。遇见未来等,同承佛记莂。”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追随佛祖的脚步,无论是通过实际行动还是内心感悟,都希望能够得到佛祖的教诲与指引。同时,诗人也期待着与未来的众生一同接受佛祖的教诲,共同成长与进步。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信仰的深刻思考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与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佛教中关于因果、心识、智慧与慈悲等核心理念。

作者介绍

刘跂
朝代:宋

永静军东光人,字斯立,号学易先生。刘挚子。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朝奉郎,哲宗绍圣间从父于新州谪所。徽宗立,诏返挚家属,跂诉文及甫之诬,及甫被贬。后遭党祸,编管寿春,为官拓落,政和末以寿终。有《学易集》。
猜你喜欢

阮郎归

晓寒杨柳绿如濡。园林新雨馀。紫苔成晕上阶除。

日高庭院。

(0)

题风中水仙花图

痴妒封家十八姨,不争好恶故相欺。

沅湘日暮波涛起,翠荡瑶翻欲渡迟。

(0)

送田生归乡

少年客他乡,还乡反如客。

莫惊新井里,乃是旧阡陌。

欢笑集姻亲,觞酌上班白。

老翁爱英俊,慰问至日夕。

应怜邻舍儿,鱼龙两县隔。

(0)

送黄岩林生伯云还乡觐省

生儿须男不须女,二十辞家事明主。

由来卿相出白屋,志士宁甘守环堵。

天上黉宫古庠序,济济衣冠鹓鹭羽。

学业须兼文与武,济川期舟旱期雨。

悬髻看书困不眠,劬心问道饥忘咀。

朝来忽睹林间鸦,雏飞哺母声哑哑。

慨想高堂缺温清,稽首天阍动天听。

春烟苍茫春树绿,水煖芹芽白如玉。

扁舟荡漾驶归风,綵服飘扬炫晴旭。

盈门弱柳鹅黄丝,莺鸣如弦花满枝。

开门见儿喜不定,问言执手仍牵衣。

牵衣上堂拜嘉庆,笾豆既具殽且时。

儿前劝酒还蹈舞,亲戚满筵欢笑语。

朱颜婉娩映青松,鹤发婵娟照芳醑。

为子歌一曲,送子江之湄。

到家早来旋,勿为儿女慈。

人生有亲乐莫乐,况乃君恩重山岳。

读书不可迂,检身不可疏。

劝子慎勿学世儒,顾言耻行名为愚。

君不见良金铸为器,鼎鼒亨饪干将利。

才全德备称大贤,报国荣亲两无愧。

(0)

竹枝歌·其六

若要开花须护持,花枝怕雨怕风吹。

抽条结蕊千辛苦,糁土埋苔一霎时。

(0)

使日杂诗·其十八

怀古东来七十翁,穿胸贯日气如虹。

双桥倒影金千尺,大淀河头夕照中。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