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十载负初心,把臂期公共入林。
拨闷欲倾千石酒,无弦空抱一囊琴。
新栽杞菊俱盈尺,旧种琅玕已十寻。
永日掩关稀客到,龙湫北望独长吟。
名山十载负初心,把臂期公共入林。
拨闷欲倾千石酒,无弦空抱一囊琴。
新栽杞菊俱盈尺,旧种琅玕已十寻。
永日掩关稀客到,龙湫北望独长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彭孙贻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答潜夫先生见寿诗》。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追求自然之美的场景,以及对友情、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名山十载负初心”,诗人回顾过去十年间,虽历经名山大川,但始终坚守着最初的志向和理想,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执着追求。接下来,“把臂期公共入林”一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携手共赴山林的情景,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志趣。
“拨闷欲倾千石酒,无弦空抱一囊琴”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山林间畅饮美酒、抚琴解忧的欢乐场景。这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生活闲适情趣的追求。
“新栽杞菊俱盈尺,旧种琅玕已十寻”则通过描述新植的枸杞和菊花以及久植的翠竹,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生长的规律,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持续关注和期待。
最后,“永日掩关稀客到,龙湫北望独长吟”两句,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深山老林中的生活状态,白天闭门读书或思考,夜晚则仰望瀑布,独自吟诗。这既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一丝孤独与深沉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彭孙贻对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独特见解,以及其在复杂时代背景下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珊珊何处,向图中犹见,铢衣烟雾。
十二瑶台清梦好,漫把玉芝容与。
闲看梳翎,相将弄影,雅称神仙侣。
软红尘外,东风吹上眉妩。
不道花落花开,绾春无计,过眼流光度。
环佩江皋空寄恨,剩有月明如素。
锦瑟尘埋,瑶编蠹食,化鹤归来误。
天香偕问,冷烟一片凝伫。
薄寒料峭,正梅花索笑,离怀如织。
一夜打窗风雨恶,不忿乳燕饶舌。
青锁眉峰,春归芳草,辜负西园蝶。
阑干十二,晓来还挂新月。
遥想京国繁华,艳阳风景,望里云千叠。
可耐相思牵远梦,又被绿杨低曳。
旧事嬉游,它时吟赏,胜地俱陈迹。
探巢旅燕,呢喃似向人说。
秋半明中,月圆名半,素辉千里如昼。
高卷珠帘,一片玻璃凉透。
晚风起、雾约柔鬟,银汉斜、露侵罗袖。稽首。
向嫦娥借问,广寒寒否。最爱深闺独守。
如此良宵,尽堪消受。觅句孤行,踏损苍苔微溜。
问前生、千古同心,期后会、一年别久。孤负。
怕云遮光掩,秋催人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