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楼复屋枕层崖,想有残碑锁翠苔。
但见苍山如壁立,不知绿水自何来。
岩花满眼红而紫,谷鸟呼名去复回。
便欲买舟从此隐,岂惟一处子陵台。
重楼复屋枕层崖,想有残碑锁翠苔。
但见苍山如壁立,不知绿水自何来。
岩花满眼红而紫,谷鸟呼名去复回。
便欲买舟从此隐,岂惟一处子陵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意境。开头两句“重楼复屋枕层崖,想有残碑锁翠苔”,通过对峡山寺雄伟建筑和古老碑文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文化的敬仰之情,也透露出一种寻找古迹、探求往昔的追求。第三句“但见苍山如壁立,不知绿水自何来”,则是通过山水景观,表达了一种自然界的神秘和力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岩花满眼红而紫,谷鸟呼名去复回”生动地描绘了山中花开、鸟鸣的生机与活力。这些景象不仅美化了自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宁静。
最后两句“便欲买舟从此隐,岂惟一处子陵台”,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彻底摆脱尘世纷扰,以隐逸自娱的愿望。这里的“子陵台”或许是对理想居所的一种象征,既有实地之意,也有精神寄托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峡山寺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个人内心深处对于超脱红尘的向往。
建水怀襄,孔殿岿然。文未坠地,道昭于天。
轮奂鼎新,丁奠揭虔。肃肃冠佩,粲粲豆笾。
惟圣立范,载籍具传。浑浑噩噩,书教百篇。
危微精一,纲领所先。诗六义教,风雅颂全。
曰思无邪,蔽以一言。易教精微,四德首元。
演六十四,母坤父乾。春秋事教,惟义与权。
行夏之时,独许颜渊。乐教导和,钟鼓管弦。
雷出地豫,乐之大原。礼教导中,三百三千。
其端辞逊,如始达泉。垂兹六教,何千万年。
眷惟此邦,儒哲比肩。厥有考亭,是绍涧瀍。
发挥六学,有功圣贤。守吏初献,与士周旋。
祀毕作颂,同志勉旃。
《癸丑仲秋建安郡学丁奠退而作颂并勉同志之士颂曰》【宋·赵汝腾】建水怀襄,孔殿岿然。文未坠地,道昭于天。轮奂鼎新,丁奠揭虔。肃肃冠佩,粲粲豆笾。惟圣立范,载籍具传。浑浑噩噩,书教百篇。危微精一,纲领所先。诗六义教,风雅颂全。曰思无邪,蔽以一言。易教精微,四德首元。演六十四,母坤父乾。春秋事教,惟义与权。行夏之时,独许颜渊。乐教导和,钟鼓管弦。雷出地豫,乐之大原。礼教导中,三百三千。其端辞逊,如始达泉。垂兹六教,何千万年。眷惟此邦,儒哲比肩。厥有考亭,是绍涧瀍。发挥六学,有功圣贤。守吏初献,与士周旋。祀毕作颂,同志勉旃。
https://shici.929r.com/shici/ypDrt.html
斜点银缸,高擎莲炬,夜寒不奈微风。
重重帘幕掩堂中。
香渐远、长烟袅穟,光不定、寒影摇红。
偏奇处,当庭月暗,吐焰如虹。
红裳呈艳丽,□娥一见,无奈狂纵。
试烦他纤手,卷上纱笼。
开正好、银花照夜,堆不尽、金粟凝空。
叮咛语,频将好事,来报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