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齐门,北邙山。累累复累累,何丹能大还。
使人堕清泪,使人彫朱穆。
穆公以人从穴中,田横有士穿冢间。
虽能就义死伤勇,空令后世悲潺湲。
燕昭筑宫辟贤路,声名未终身谩故。
今人欲吊望诸君,惟有黄埃黯墟墓。
我今有泪,不到黄泉。兴胜之歌,悲不可言。
青齐门,北邙山。累累复累累,何丹能大还。
使人堕清泪,使人彫朱穆。
穆公以人从穴中,田横有士穿冢间。
虽能就义死伤勇,空令后世悲潺湲。
燕昭筑宫辟贤路,声名未终身谩故。
今人欲吊望诸君,惟有黄埃黯墟墓。
我今有泪,不到黄泉。兴胜之歌,悲不可言。
这首元代诗人揭祐民的《兴胜寺歌》,通过描绘青齐门、北邙山的景象,以及历史人物田横、穆公的故事,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与感慨。
首句“青齐门,北邙山。累累复累累,何丹能大还。”以青齐门和北邙山为背景,描绘出一片苍茫的景象,同时用“累累”二字形容坟墓的密集,暗示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逝去。接着,“使人堕清泪,使人彫朱穆。”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深切哀悼之情,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悲痛。
接下来,“穆公以人从穴中,田横有士穿冢间。”通过引用穆公和田横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英雄们为了理想和正义不惜牺牲自我的精神。尽管他们能够成就壮烈之死,但这种牺牲却让后人感到无尽的悲伤与惋惜。
“虽能就义死伤勇,空令后世悲潺湲。”这两句诗总结了前文,指出英雄虽然英勇就义,但他们的牺牲并未带来实际的利益或改变,反而让后世徒增悲伤。这种悲剧性的结局,更加凸显了英雄主义的无奈与悲哀。
最后,“燕昭筑宫辟贤路,声名未终身谩故。”通过燕昭王筑宫招贤的历史典故,反衬出英雄们的名声虽盛,但最终仍难逃消逝的命运。这不仅是对历史英雄的哀叹,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今人欲吊望诸君,惟有黄埃黯墟墓。”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凭吊历史英雄的愿望,但只能面对荒凉的墓地,黄土覆盖,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遗忘。
“我今有泪,不到黄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与怀念,即使泪水无法流至地下,也无法表达对英雄深深的敬意与哀思。
“兴胜之歌,悲不可言。”结尾两句,诗人以“兴胜之歌”概括了整首诗的主题,即对英雄事迹的赞美与对英雄命运的悲叹。同时,“悲不可言”则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沉与复杂,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英雄的缅怀,表达了对英雄主义精神的崇敬,同时也反思了英雄命运的无奈与悲剧性。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荒山明月,下有云来去。深夜纤毫静可数。
问古今底事,留此空光,修月户、犹是当年玉斧。
思君持羽扇,来伴微吟,水佩风环饮松露。
待勾漏丹成,约与轻飞,人间世、不知归处。
更长啸、馀声振林溪,见乱红惊飞,半岩花雨。
齐室生武贤,兰陵乃颇牧。
析瓜飨虎士,餍饫比粱肉。
金墉免胄战,破阵何神速。
乐府有遗声,当歌凯旋曲。
盘宗既不寿,霸祚宜尔促。
十代六百年,人间换陵谷。
荒途接幽垄,谁复禁樵牧。
窆石半攲摧,钩锄断鳌足。
苍苔蚀瑑刻,仰睇眩尘目。
操翰无愧辞,千言不为辱。
流湍齧马鬣,客土日危蹙。
霪潦并年间,弥漫即川陆。
昔多万两送,今无一抔筑。
人生妄区别,共尽同草木。
何待雍门弹,令君泪盈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