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玕瑶草满空山,月上丹台鹤未还。
夜入琼楼襟袖冷,始知身在白云间。
琅玕瑶草满空山,月上丹台鹤未还。
夜入琼楼襟袖冷,始知身在白云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空灵而清幽的仙境景象。"琅玕瑶草满空山",琅玕象征美玉,瑶草则为仙草,满眼皆是青翠欲滴的仙境植物,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月上丹台鹤未还",丹台是道教中的仙人修炼之地,月已高悬,鹤却仍未归巢,暗示诗人身处的环境并非人间,而是仙界。
"夜入琼楼襟袖冷",琼楼指华丽的仙宫,夜晚降临,诗人步入其中,感受到衣襟袖口的寒意,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冷与神秘。"始知身在白云间",诗人恍然大悟,自己竟然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心境悠远,超脱尘世。
整体来看,这首《天游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宋代理想主义的文学特色。
百学兮异文。锦派兮绮分。珍君之言兮皦无际。
悦子之道兮迥不群。澹深韵于白水。
俨高意于浮云。轨贤豪于后学。轶望识于前文。
兹道兮可传。可传兮皓然。挟兹心兮赴绝国。
怀此书兮坐空山。空山隐辚兮穷翠崿。
水散漫兮涵素壑。海外阴兮气昙昙。
江上月兮光灼灼。东南出兮是一山。
西北来兮乃双鹤。池中莲兮十色红。
窗前树兮万叶落。四壁深兮乃泬㵳。
左右虚兮如寂寞。寂寞兮山室。德经兮道?。
荡魂兮刷气。掩忧兮静疾。信若人兮先觉。
聊与子兮如一。
俗人不可亲,松乔是可邻。
何为秽浊间,动摇增垢尘。
慷慨之远游,整驾俟良辰。
轻举翔区外,濯翼扶桑津。
徘徊戏灵岳,弹琴咏泰真。
沧水澡五藏,变化忽若神。
恒娥进妙药,毛羽翕光新。
一纵发开阳,俯视当路人。
哀哉世间人,何足久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