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头,送君日、杨花飞雪。
一万里、蛮烟瘴雨,朱门空谒。
雁字不传滇海路,芦花正映清溪月。
向莫愁、村畔话离愁,真奇绝。磨盾志,空悲咽。
题柱愿,能消歇。惜白头成错,六州之铁。
乡里儿曹偏面冷,丈夫拓落因肠热。
取囊中、诗卷共青萍,灯前阅。
西子湖头,送君日、杨花飞雪。
一万里、蛮烟瘴雨,朱门空谒。
雁字不传滇海路,芦花正映清溪月。
向莫愁、村畔话离愁,真奇绝。磨盾志,空悲咽。
题柱愿,能消歇。惜白头成错,六州之铁。
乡里儿曹偏面冷,丈夫拓落因肠热。
取囊中、诗卷共青萍,灯前阅。
这首词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感慨。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离别的哀愁与对友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壮烈的氛围。
“西子湖头,送君日、杨花飞雪。” 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间,西湖边,正是春日送别之时,杨花飘飞,雪花纷扬,营造出一种离别的凄凉景象。接着,“一万里、蛮烟瘴雨,朱门空谒。” 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友人行程的遥远与艰难,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可能面临的困境。
“雁字不传滇海路,芦花正映清溪月。” 雁字难传,意味着消息的阻隔,而芦花映月则是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景象,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哀愁。接下来,“向莫愁、村畔话离愁,真奇绝。” 这一句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担忧和对离愁别绪的深切感受,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磨盾志,空悲咽。题柱愿,能消歇。” 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志向的敬佩与对现实困难的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能够实现理想、克服困难的美好祝愿。“惜白头成错,六州之铁。” 这句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惋惜,以及对未能及时帮助友人实现梦想的遗憾。
最后,“乡里儿曹偏面冷,丈夫拓落因肠热。” 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友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豁达,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友人处境的同情与理解。“取囊中、诗卷共青萍,灯前阅。” 结尾处,词人以诗卷为伴,借灯阅读,既是对友人离别后生活的一种想象,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寄托。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的哀愁,也有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不乏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坚韧精神的赞美,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南海畸人巢许侣,分甘老作南山主。
南山兀立当宾墀,终日相看若相语。
有时倒卧酒中尊,吞入吟肠不枝柱。
分将清涧循阶除吐出白,云随杖履松风摵。
摵鬓丝寒洗尽耳,根尘几许四时馈。
问更慇勤笋籁椰,浆石钟乳幽林啼。
鸟奏仙音回风吹,花舞天女南山之。
乐乐无央俛仰,悠然小天宇。
岁寒心事镇不移,何许形骸分尔汝。
君不见世间宾主情姁姁,多趋富贵欺贫寠。
挥毫便写绝交书,只与南山常作主。
老罗索书如索租,日日往返劳仆夫。
长儿又来拜床下,举头怒气如于菟。
又道去年书未了,今年作书须及早。
明日归舟发潞河,南北天涯人渺渺。
嗟予正坐案牍忙,夜归秉烛清风堂。
磨墨数斗试一扫,蛇蚓虬蟠污麦光。
老罗取去空自重,买薪博菜浑无用。
不如烂醉江南春,百年随处华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