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恨桃花抵死红,年年秾艳笑春风。
谁知零落胭脂后,浅碧微开烟雨中。
每恨桃花抵死红,年年秾艳笑春风。
谁知零落胭脂后,浅碧微开烟雨中。
这首诗描绘了千叶碧桃在春日里的美丽与变化,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碧桃从盛开到凋零的过程。
首句“每恨桃花抵死红”,诗人以“恨”字开头,表达了对桃花过分鲜艳的色彩的某种情感,可能暗含着对过于张扬的美的反感或对短暂美好的惋惜。接着,“年年秾艳笑春风”,通过“笑”字赋予桃花以生命力和活泼感,形象地描绘了桃花在春风中绽放的美丽景象,年复一年,展现出勃勃生机。
转折点在于“谁知零落胭脂后”,这一句转折意味浓厚,暗示了美之短暂与易逝。桃花的艳丽并非永恒,而是如同胭脂般,终将随时间而消散。这种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一句“浅碧微开烟雨中”,则将视角转向了碧桃,与前文的桃花形成对比。碧桃在烟雨中微微开放,颜色由深转浅,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内敛的美。这里的“浅碧”不仅指颜色的变化,也象征了一种淡然处世的态度,与前文的“红”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不同美态的欣赏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桃花与碧桃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与生命短暂性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不同美态的欣赏与思考。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对比手法,使得作品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蕴含哲理,引人深思。
鸪声烟雨里。又春城花飞,乱撩心事。
渠爱南翔,问此时何苦,阻人归计。
闭户微吟,情悄悄、帘阴委地。
桃讯龙华,都付游鞭,随车拾翠。邱陇松楸捐弃。
怅憔悴天涯,十年游子。
绣地鹃红,问几番寒食,佳城空闭。
屈指春闺,凭慰问、家山薜荔。
影入关河归路,残灯坠穗。
莫愁湖,桃叶渡。旧是弄舟处。
正好春光,怕又逐潮去。
依稀极浦危楼,楼头人在,倚银管、教留春住。
又风雨。六代花草凄迷,天低冶城树。
谁更寻芳,马迹半泥絮。亦知春有时来,春来如故。
怕只是、美人迟暮。
堆石为台,穿云作洞,维扬景物称雄。
问几见、书窗曲槛,栴木房栊。
流水桥梁几处,寒林里、浅碧溶溶。
还千尺、石笋数茎,撑汉嵌空。
不图暮秋月夜,有词人逸致,绿蚁千钟。
正看取、氍毹妙舞,玉漏丁东。
只是明年何处,黄冈客、莫怅飘蓬。
都应记,一树细叶青枫。
七载旬宣。是坐镇苏台,诗酒神仙。
绮筵飞玉盏,正永昼如年。却好松凉夏健。
紫薇仙署棕榈馆。
旧雨客来,愿年年此日,共醉花前。记否崎岖兵间。
似慷慨王章,辛勤陶侃。喜今蔗境甜,又翠窗朱轩。
管领莺花茂苑。乍交庚伏炎犹浅。
一阕小词,侑瑶觞、也算唱和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