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兼柱史,东至旧徐州。
远属平津阁,前驱博望侯。
向营淮水满,吹角楚天秋。
客梦依依处,寒山对白楼。
少年兼柱史,东至旧徐州。
远属平津阁,前驱博望侯。
向营淮水满,吹角楚天秋。
客梦依依处,寒山对白楼。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战争景象和友人离别之情的诗。开篇“少年兼柱史,东至旧徐州”两句,通过对“少年”战士的描绘,以及“东至旧徐州”的历史地名,展现了边疆的苍凉与古老。
接着,“远属平津阁,前驱博望侯”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边塞战争的氛围,其中“远属平津阁”可能暗指军队的远征,而“前驱博望侯”则是对将领勇猛形象的塑造。
“向营淮水满,吹角楚天秋”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边塞之战的艰苦与悲凉。其中,“向营淮水满”表现了战争中军营的环境,而“吹角楚天秋”则是军中吹角声响起,映衬出秋日的萧瑟。
结尾的“客梦依依处,寒山对白楼”两句,则转入了个人情感的抒写。诗人通过“客梦依依处”的表达,传递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寒山对白楼”则是景象与心境的交融,表现了诗人在寂寞中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写,展现了战士们的英勇和孤独,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思念与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