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客好山水,五月上高峰。
峰顶望文脊,草树皆有容。
身既近猿鸟,心欲追乔松。
石壁出云背,苔磴千万重。
下视霹雳飞,忽起枯株龙。
却还僧居宿,暮践樵子踪。
作诗留粉墙,削藁为我封。
美璞世未识,独令和氏逢。
楚客好山水,五月上高峰。
峰顶望文脊,草树皆有容。
身既近猿鸟,心欲追乔松。
石壁出云背,苔磴千万重。
下视霹雳飞,忽起枯株龙。
却还僧居宿,暮践樵子踪。
作诗留粉墙,削藁为我封。
美璞世未识,独令和氏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次韵和吴季野游山寺登望文脊山》,通过对五月登高望远的描绘,展现出作者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人以楚客自比,表达了对山水景色的亲近和欣赏,峰顶的草木在诗人的眼中都充满了生机,仿佛有了情感。他不仅身体接近了猿鸟,心灵也渴望像乔松一样坚韧。
石壁直插云霄,山路崎岖,苔藓覆盖,诗人从高处俯瞰,惊叹于自然的壮观,甚至看到雷电劈开枯木,如龙腾跃。夜晚,诗人回到僧舍歇息,踏着樵夫的足迹,留下了自己的诗篇,寄情于墙壁,期待能有知音理解这未经世人识得的美景,就像和氏璧等待识宝者一样。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梅尧臣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艺术的独特见解。
顽云重雾裹城郭,旧民新民惨不乐。
田中有黍谁能穫,山中有木谁能斲。
盘翻灶冷守空橐,檐溜虽多不堪嚼。
老僧一钵久庋阁,出门半步泥没脚。
紫蛇有光蜗有角,抱书昼卧肠萧索。
庭边杏树惊摇落,燕巢已破子漂泊。
眼前大地何时廓,辽海浪高势磅礴。
愿浮我尸填大壑,毋使蛟龙终日恶。
雪盦先生今之豪,须眉奇古声价高。
一枝铁笔轶斯相,贫老但爱听松涛。
清风明月不须买,突兀双龙知几载。
自言手种向空山,一醉松阴化云海。
虬枝压檐青复青,毛公服松能变形。
他年袖石乞篆刻,荷锸还从掘茯苓。
小西湖,湖水清,沦涟一勺分仙瀛。
有亭翼然如建瓴,文阑百摺环螺屏。
疏荭断蓼映秋色,此中可寻鸥鹭盟。
小云台,山石叠,奇礓竦削苔翠积。
腾空恍挟怒猊舞,卧云似作蟠龙蛰。
剔透玲珑无傍依,此中疑有神仙窟。
我来海国游,秋光满林圃。
树头嘒蝉静,池面喁鱼聚。
霜枫落叶任低昂,篱菊延芳作宾主。
宛延山下径,回环湖上堤。
登临既乘兴,吟眺几忘疲。
小桥长廊缓缓步,行尽湖堤觅山路。
山颠风景无限好,一览吴淞雪树渺,归来好趁夕阳时,山渌湖光黯相照。
《上海城隍庙有园一区花木蓊翳流水萦带颇饶幽趣俗名小西湖秋日与外子过此作歌纪之》【清·刘韵】小西湖,湖水清,沦涟一勺分仙瀛。有亭翼然如建瓴,文阑百摺环螺屏。疏荭断蓼映秋色,此中可寻鸥鹭盟。小云台,山石叠,奇礓竦削苔翠积。腾空恍挟怒猊舞,卧云似作蟠龙蛰。剔透玲珑无傍依,此中疑有神仙窟。我来海国游,秋光满林圃。树头嘒蝉静,池面喁鱼聚。霜枫落叶任低昂,篱菊延芳作宾主。宛延山下径,回环湖上堤。登临既乘兴,吟眺几忘疲。小桥长廊缓缓步,行尽湖堤觅山路。山颠风景无限好,一览吴淞雪树渺,归来好趁夕阳时,山渌湖光黯相照。
https://shici.929r.com/shici/lVRG2Rl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