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海城隍庙有园一区花木蓊翳流水萦带颇饶幽趣俗名小西湖秋日与外子过此作歌纪之》
《上海城隍庙有园一区花木蓊翳流水萦带颇饶幽趣俗名小西湖秋日与外子过此作歌纪之》全文
清 / 刘韵   形式: 古风

小西湖,湖水清,沦涟一勺分仙瀛。

有亭翼然如建瓴,文阑百摺环螺屏。

疏荭断蓼映秋色,此中可寻鸥鹭盟。

小云台,山石叠,奇礓竦削苔翠积。

腾空恍挟怒猊舞,卧云似作蟠龙蛰。

剔透玲珑无傍依,此中疑有神仙窟。

我来海国游,秋光满林圃。

树头嘒蝉静,池面喁鱼聚。

霜枫落叶任低昂,篱菊延芳作宾主。

宛延山下径,回环湖上堤。

登临既乘兴,吟眺几忘疲。

小桥长廊缓缓步,行尽湖堤觅山路。

山颠风景无限好,一览吴淞雪树渺,归来好趁夕阳时,山渌湖光黯相照。

(0)
鉴赏

这首清代刘韵的《小西湖》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宁静的秋日园林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小西湖的清澈水质和如仙境般的景致。湖边的亭台仿佛从天而降,栏杆曲折环绕,如同螺纹屏风,展现出优雅的建筑风格。稀疏的荭草和断续的蓼花在秋色中增添了几分诗意,鸥鹭在此觅食,更显其自然和谐。

小云台山石层叠,险峻而苍翠,仿佛空中舞动的怒猊或潜伏的蟠龙,透出神秘而灵动的气息。园中的景色玲珑剔透,令人怀疑是神仙的居所。诗人游历此地,感受到满眼秋光,树林间蝉鸣声息,池塘水面鱼儿聚集,落叶的霜枫与篱边的菊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图景。

漫步在蜿蜒的山下小径和湖堤上,诗人兴致盎然,流连忘返。直至夕阳西下,山色湖光交相辉映,更显得景色宜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小西湖的幽雅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作者介绍

刘韵
朝代:清

刘韵,字绣琴,一字赠梅,南丰人。奉化知县国观女,鄞县黄家鼎室。有《红雨楼诗钞》。
猜你喜欢

石潭道中追赋大江

我生大江东,与江不相识。

一日作远游,江头因目极。

桃花春未涨,水落略见石。

望断淮山青,隔岸才咫尺。

恃此一苇航,焉能恨南极。

云屯十万众,守卫以人力。

抚御有良将,成城众心得。

江淮唇齿势,如家护墙壁。

守淮即守江,淮民须爱惜。

我朝圣泽深,不在险在德。

慈俭今天子,迩遐无间隔。

大臣百执事,根本共培植。

(0)

仓使亦为梅著句适与予意相合和其韵

六花如觉厌春迟,桃未敷红柳未垂。

只有红梅太孤寂,裁冰缀玉助清奇。

(0)

和子融闻琴

古曲谁弹起,千年无此音。

尚怜惟韵在,端欲后人寻。

指上虽传操,声中要识心。

半生孤此志,弦续自而今。

(0)

再用韵呈赵守

不待渔舠唤隔溪,种桃千树正红肥。

山围晓障新图画,花押春班簇紫绯。

池净白鸥相对浴,客来青鸟故双飞。

寄诗为问花前醉,何似天香满袖归。

(0)

十月三夜省愆二绝·其二

孔子九思频点检,曾参三省重绸缪。

事来若也能思省,事过何因有悔尤。

(0)

赠水西寺举老

山前流水化平陆,溪上群山叠寒玉。

寺逢劫火一再迁,唯有浮图立于独。

江南佛法多衰谢,主张名教一夔足。

诗人江西派,更是真如旧尊宿。

我生遍参未究竟,布袜青鞋走林谷。

师言子归有余师,留饭青精盘苜蓿。

杖藜并语松林路,行听松声如度曲。

尚寒三十六峰盟,游罢同回把黄菊。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