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潭道中追赋大江》
《石潭道中追赋大江》全文
宋 / 陈文蔚   形式: 古风

我生大江东,与江不相识。

一日作远游,江头因目极。

桃花春未涨,水落略见石。

望断淮山青,隔岸才咫尺。

恃此一苇航,焉能恨南极。

云屯十万众,守卫以人力。

抚御有良将,成城众心得。

江淮唇齿势,如家护墙壁。

守淮即守江,淮民须爱惜。

我朝圣泽深,不在险在德。

慈俭今天子,迩遐无间隔。

大臣百执事,根本共培植。

(0)
注释
大江东:长江东岸。
不相识:素不相识。
远游:远行游览。
目极:眼界开阔。
桃花春未涨:春天桃花未盛开,水位不高。
略见石:露出石头。
淮山:淮河两岸的山。
隔岸:河的对岸。
咫尺:非常近的距离。
一苇航:一片苇叶般的小船。
南极:南方最远处。
云屯:云彩聚集。
守卫:守护。
唇齿势:唇齿相依的关系。
圣泽:皇恩。
德:德政。
慈俭:仁慈节俭。
迩遐:近处和远方。
百执事:百官。
翻译
我生于长江东岸,与江却素不相识。
有一天我远游至此,江边的景色让我眼界开阔。
春天桃花未开,水位下降露出石头。
遥望淮河山色青翠,两岸相隔却近在咫尺。
凭借这一片苇叶般的小船,怎能对遥远的南極心生遗憾。
云彩聚集,仿佛十万大军,人力守护着这片土地。
优秀的将领指挥有方,民众团结一心如同城墙。
江淮之地唇齿相依,如同家中守护墙垣。
防守淮河就是防守长江,淮河百姓需珍爱家园。
我朝皇恩深厚,关键在于德政而非险要地势。
当今的皇帝仁慈节俭,无论远近都一视同仁。
大臣和百官齐心协力,共同巩固国家根基。
鉴赏
作者介绍
陈文蔚

陈文蔚
朝代:宋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九日对菊

不与繁花竞,寒苞晚更香。

数茎偏挺秀,嘉尔傲风霜。

(0)

道山诸丈置酒饮饯秀野园以诗谢别

去国飘然一障乘,都门祖帐集华簪。

黄梅未雨热如沸,白葛当风凉满襟。

江国颇堪千里寄,蓬山遥想五云深。

论思禁闼须公等,肯念交盟数寄音。

(0)

送范德孺知庆州

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

敌人开户玩处女,掩耳不及惊雷霆。

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

阿兄两持庆州节,十年骐驎地上行。

潭潭大度如卧虎,边头耕桑长儿女。

折冲千里虽有余,论道经邦政要渠。

妙年出补父兄处,公自才力应时须。

春风旍旗拥万夫,幕下诸将思草枯。

智名勇功不入眼,可用折箠笞羌胡。

(0)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二首·其二

一纸行书两绝诗,遂良须鬓已成丝。

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

(0)

草书屏风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0)

题张道隐太山祠画龙

世人空解竞丹青,惟子通玄得墨灵。

应有鬼神看下笔,岂无风雨助成形。

威疑喷浪归沧海,势欲拿云上杳冥。

静闭绿堂深夜后,晓来帘幕似闻腥。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