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酉秋归述怀·其四》
《己酉秋归述怀·其四》全文
明 / 李之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泥涂岂为儒冠误,涉世真同行路难。

孤剑未曾国士报,枯桐容易向人弹。

飞鸿自觉青霄迥,失雁徒惊冲雨寒。

芦苇萧萧秋已暮,卑栖吾愧一枝安。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之标的《己酉秋归述怀(其四)》,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与反思。

首联“泥涂岂为儒冠误,涉世真同行路难”,开篇即以“泥涂”和“儒冠”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艰难与复杂。诗人认为,追求学问与道德,并非导致人生困境的原因,而是因为涉足世间,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道路。这里蕴含着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洞察。

颔联“孤剑未曾国士报,枯桐容易向人弹”,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诗人自比为“孤剑”,虽怀有报国之心,却未得施展;又以“枯桐”自喻,即使琴弦干枯,也容易被人弹奏。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既有对理想抱负的坚持,也有对现实境遇的感慨。

颈联“飞鸿自觉青霄迥,失雁徒惊冲雨寒”,通过对比飞鸿与失雁的不同境遇,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成功与挫折的思考。飞鸿在高空中自由翱翔,而失雁则因风雨而感到惊惧。这一对比,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社会现象的隐喻。

尾联“芦苇萧萧秋已暮,卑栖吾愧一枝安”,以芦苇在秋风中摇曳,象征着时光流逝,岁月无情。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如同一只栖息在低枝上的鸟儿,对于那些拥有更高地位与更广阔天地的人,他深感惭愧。这不仅是对自己现状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等级差异的一种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与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现实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李之标
朝代:明

李之标,字文度。新会东亭人。以麟子,之世弟。所居曰青竹园。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举人。有《凫渚集》。清言良钰《续冈州遗稿》有传。
猜你喜欢

念奴娇·其一感怀

登高极望,正凄凉、满眼悲风冷雨。

多少春华摇落后,回首但伤迟暮。

怪字空书,奈何频唤,此意堪谁诉。

疏狂自笑,青衫无限尘土。

那更拾翠情慵,凌云笔老,病卧苍江渚。

旧恨新愁千万种,怎得朱颜长驻。

红锦缠头,金貂贳酒,事事都轻负。

唾壶频击,此生不信如许。

(0)

小屋

小屋刚容我,闲居怕见人。

蹉跎过半世,疏散又三春。

性懒将成癖,心安不觉贫。

广堂虽可爱,难保得天真。

(0)

遇客

菰芦握手笑称雄,草绿吴山一亩宫。

夜雨忽添泉溜下,春风犹散鸟言中。

巾从栗里时时湿,甑在莱芜日日空。

岂是敬通孤立意,孝标今已拟三同。

(0)

倦寻芳.寄骆叔夜明府

渭南万里,三载携琴,人诵廉洁。

为葬慈亲,归卧溪山别业。

道场勿辞高士吊,哀来时涌丹徒血。

苦思君,又蹉跎相失,暮秋时节。

游望冷、蔷薇洞口,丝竹萧条,远过前哲。

兔苑鸡场,还揽旧时英杰。

草暖吟成樊水调,花飞梦散华池雪。

听西堂,几何时,又鸣蜻蛚。

(0)

水调歌头·其一为友人赠别

有意凭谁省,把酒对东风。

不知泪痕多少,昨夜梦魂中。

记取闲亭别馆,谢却舞裙歌扇,璧影挂疏桐。

灯暗衣潜解,香冷被初笼。晚妆却,残粉褪,醉眸慵。

两情各诉,相偎常恨不相逢。

及见何曾几许,依旧华胥梦断,岐路苦匆匆。

马上频回首,此恨有千重。

(0)

风入松·其二

月窗花院好风光。谢女檀郎。

朝朝暮暮遥相望,殢人娇、罗带留香。

青鸟解传消息,银河不隔红墙。绣罗红嫩抹酥胸。

此夕重逢。妒云恨雨腰肢袅,晕眉心、獭髓分红。

蜡烛寒笼翡翠,麝香煖度芙蓉。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