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万里,三载携琴,人诵廉洁。
为葬慈亲,归卧溪山别业。
道场勿辞高士吊,哀来时涌丹徒血。
苦思君,又蹉跎相失,暮秋时节。
游望冷、蔷薇洞口,丝竹萧条,远过前哲。
兔苑鸡场,还揽旧时英杰。
草暖吟成樊水调,花飞梦散华池雪。
听西堂,几何时,又鸣蜻蛚。
渭南万里,三载携琴,人诵廉洁。
为葬慈亲,归卧溪山别业。
道场勿辞高士吊,哀来时涌丹徒血。
苦思君,又蹉跎相失,暮秋时节。
游望冷、蔷薇洞口,丝竹萧条,远过前哲。
兔苑鸡场,还揽旧时英杰。
草暖吟成樊水调,花飞梦散华池雪。
听西堂,几何时,又鸣蜻蛚。
这首词以渭南为背景,描绘了词人三年间携带琴瑟,因葬亲而归隐山林的生活。他深感自己的廉洁操守为人称颂,但与友人骆叔夜明府的分别让他心生哀痛,感叹时光匆匆,与骆氏的相交又错过了一年秋天。在冷寂的游望中,词人忆起昔日繁华,蔷薇洞口的箫笛声已不再,昔时英雄也已离去。他在自然景色中寄托哀思,草木花飞的景象引发他对华池往昔的追忆。结尾处,词人遥想西堂,不知何时能再听到蜻蛚的鸣叫,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词情感真挚,借景抒怀,展现了词人的人生际遇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