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河濆眼界宽,秋风禾黍动秋山。
敖仓甬道不知处,唯见孤云自往还。
一上河濆眼界宽,秋风禾黍动秋山。
敖仓甬道不知处,唯见孤云自往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荥阳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自然与历史的交融之感。
首句“一上河濆眼界宽”,开篇即以“河濆”点明地点,暗示此处为河流边畔,视野开阔。一个“宽”字,不仅写出了眼前的景致辽阔,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自由。诗人站在河畔,放眼望去,天地之间仿佛都变得更为宽广,心灵得到了释放。
次句“秋风禾黍动秋山”,进一步描绘了秋季的景象。秋风轻拂,稻谷和黍子随风摇曳,似乎整个山峦都在这秋风的吹动下轻轻颤动。这一句通过动态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接着,“敖仓甬道不知处”,诗人转而思考起历史的痕迹。敖仓是古代储存粮食的仓库,甬道则是连接不同仓库的通道。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或许在思考着历史的变迁,那些曾经繁忙的仓储设施如今可能已经消失无踪,只有时间的痕迹在心中留下回响。这一句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
最后,“唯见孤云自往还”,诗人将目光从历史的长河中拉回眼前,只见一片孤云自在地飘荡,来来回回。孤云象征着自由与超脱,它不受任何束缚,随风而动,自由自在。这一句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荥阳道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以及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诗中充满了深邃的情感与哲思,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丰富与深沉。
江国初寒,云外雁过,怀人烟浪千顷。
短策行吟,荒台延伫,斜日依然照影。
鸥鸟桥边,几负了、扁舟清兴。
旧约蹉跎,新诗冷落,怎堪提省。故里年来欢事迥。
算何似、向时风景。
倚马朱扉,调筝翠袖,一向新盟冷。
但沈思、游宴处,红楼外、柳条相映。
不见君来,待重寻、山阴夜艇。
望南躔一星,光映三阶。
有仙翁、紫袍金带,佳辰海上筵开。
数流年、才周花甲,论风采、独步霜台。
晚岁功名,诸郎科第,占却人间五福偕。
遥瞻祝、青天岱岳,翁寿并崔巍。
还歌咏、日升川至,山有台莱。
羡吾乡、苏山甘水,钟灵辈出奇材。
念当年、东山灯火,幸此日、北阙风雷。
契重金兰,情深葭玉,廊庙江湖共此怀。
念同庚初度,与翁不得共衔杯。
伫看取、乔迁赴阙,丹诏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