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修花史。例自龙门起。春光转盻尾拖蓝。
过了观灯十五禊初三。秋风倘报秋花信。
重九中秋并。玉人纤指算佳期。
也抵立春数到大寒时。
年年岁岁修花史。例自龙门起。春光转盻尾拖蓝。
过了观灯十五禊初三。秋风倘报秋花信。
重九中秋并。玉人纤指算佳期。
也抵立春数到大寒时。
这首词描绘了一年四季中花事的变迁和人们对于美好时光的期待。"年年岁岁修花史"开篇,暗示了对花卉生长周期的细致观察与记录,犹如编纂一部花卉的编年史。"例自龙门起",以龙门(古代神话中的鲤鱼跃龙门,象征着升迁或转变)起笔,寓意花开之始。
"春光转盻尾拖蓝",形象地描绘春天来临,花朵绽放,色彩斑斓的景象。"过了观灯十五禊初三",点出元宵节后的习俗,观灯和上巳节(三月三日),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热闹气氛。
进入秋季,"秋风倘报秋花信",表达了对秋花盛开的期盼,"重九中秋并"则将重阳节与中秋节相连,这两个节日都是赏菊的好时节。"玉人纤指算佳期",通过女子纤细的手指计算着美好的日子,展现了人们对时间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也抵立春数到大寒时",以立春和大寒两个节气对比,说明无论何时,人们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始终如一,即使在最寒冷的季节也不减。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花事为线索,串联起四季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
整楫凌晨问所之,乡园迢递水东迟。
归舟但信溪红蓼,别梦还牵山翠眉。
安稳秋风三径竹,踌躇行李一囊诗。
解维犹有留题处,瓜葛萦怀不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