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寄结幽梦,远林适孤寻。
澹然花源里,杳蔼云木深。
胸次不碍物,但闻丘中琴。
唯应弃瓢者,永言谐夙心。
胜寄结幽梦,远林适孤寻。
澹然花源里,杳蔼云木深。
胸次不碍物,但闻丘中琴。
唯应弃瓢者,永言谐夙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人以"胜寄"起笔,将美好的意象寄托在梦境之中,暗示了画中的意境超凡脱俗。接着,他漫步于"远林",独自探寻这幅古画所蕴含的深邃世界,仿佛进入了桃花源般的理想境地,"澹然"二字传达出一种淡泊而悠然的心境。
画面中的花木葱郁,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诗人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中,心境开阔,"胸次不碍物"表达了他对画中世界的理解和接纳,只听见丘中传来的琴声,增添了诗意的韵律。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弃瓢者"的认同,即那些能放弃世俗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这正是他内心向往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与他早先的心愿相契合,"永言谐夙心"道出了他对这幅画作的深深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古画中的景致,展现了诗人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和对艺术真谛的理解,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