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人声定,长空又雁声。
一年秋几夜,万里月孤明。
作客原无赖,浮生复尔情。
独怜来去易,偏挟羽毛轻。
每到人声定,长空又雁声。
一年秋几夜,万里月孤明。
作客原无赖,浮生复尔情。
独怜来去易,偏挟羽毛轻。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中独特的自然景象与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首句“每到人声定,长空又雁声”以静谧的夜晚为背景,雁鸣划破寂静,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意境。接着,“一年秋几夜,万里月孤明”两句,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巧妙结合,通过“秋夜”与“万里月”展现了季节变换与宇宙辽阔的对比,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
“作客原无赖,浮生复尔情”则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无论是“作客”还是“浮生”,都充满了无奈与淡淡的哀愁。最后,“独怜来去易,偏挟羽毛轻”两句,以雁的自由与轻盈,反衬出人的羁绊与沉重,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流转与个体命运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空间以及自我存在状态的深切感悟,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情感真挚而深沉。
君马三渡白沟河,沟水东流青草多。
踞鞍顾盼聊试耳,伏枥悲歌奈老何。
古人千金重然诺,把臂况受生死托。
肯先申白独辞楚,且伴机云双入洛。
道远始知离别苦,地僻应思宦游乐。
荣名日久当日厌,浮生花开又花落。
平世应无战国材,选贤何日到金台。
寄声玉堂老仙伯,桂树秋风归去来。
外直中通异众芳,嗅来叶气胜花香。
一杯先吸鉴湖月,满口潜消玉井霜。
尤胜朱樱煎作蜜,何须紫蔗压为浆。
细看象鼻弯弯曲,刺手犹嫌绿柄长。
有客相传避暑方,采莲不用采花房。
绿盘擎重盛珠露,碧管虚中溜玉浆。
象鼻捲风随手曲,麝脐入水透肌香。
醒来忽忆涪翁句,摘实分甘共母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