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仙歌·其三》
《洞仙歌·其三》全文
清 / 樊增祥   形式: 词

诗魂何似,似香罗绣帕,叠雪含风置书架。

总萤囊蠹简,夜夜相依,从不放,虚昴星期短假。

先生春睡美,镇压犀株,百八钟声要轻打。

比似蛹中蚕,熟到三眠,神仙字、三番食罢。

倘倩女相逢砚屏边,也消得、书中玉颜如画。

(0)
鉴赏

这首《洞仙歌·其三》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樊增祥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文人书房的静谧画面。诗中的"诗魂"被比喻为香罗绣帕,叠雪含风,放置在书架之上,象征着诗人的才情与书香气息。夜晚,诗人沉浸在书籍之中,萤火虫相伴,如同夜夜研读,勤奋不辍,连短暂的休息也不忘学问。

"先生春睡美,镇压犀株",形象地写出诗人沉醉于阅读,连春日小憩都显得庄重,仿佛怕打破书斋的宁静。"百八钟声要轻打",暗示时间的流逝,提醒诗人珍惜时光。接下来,诗人将自己比作熟睡的蚕,经历三次眠期,寓意学问的深入和积淀,如同神仙般品味文字。

最后,诗人想象若能与心仪的女子在砚屏边相遇,那书中的美好文字就如同画中佳人,更增添了读书的乐趣。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樊增祥

樊增祥
朝代:清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
猜你喜欢

元日

幽居邻碧里,淑气转青阳。

老畏今朝至,贫看去日长。

衣裳任颠倒,儿女异存亡。

谁惜头如雪,栖栖当道傍。

(0)

屯溪

溪云淼淼白,不辨山与水。

涛声疑天风,身在云霄里。

(0)

夜宿禁中

临轩圣主赐衣裳,头白监官检药囊。

禁漏初长拟封事,玉楼天半夜苍苍。

(0)

南湖秋泛

水满长湖一片秋,微茫烟雨镜中收。

芙蓉夹岸迎青雀,芦荻平沙隐白鸥。

载酒自宜消岁月,垂竿还拟向沧洲。

采菱何处歌声断,木落天高动客愁。

(0)

炎凉歌

世情重炎凉,笑尔节操凌冰霜。

世情重金玉,笑尔文章空满腹。

文章满腹黄金少,视尔形容甚微渺。

节操须坚囊箧虚,笑尔欲进尤趑趄。

君不见韩信未遇尤可怜,丈夫乞食漂母前。

一朝袭爵来三楚,岂是乡闾狂少年。

古人炎凉亦如此,今人炎凉何足言。

又不见苏秦东归未遇时,妻不下机嫂不炊。

后怀六国黄金印,弟兄妻嫂竞奔驰。

骨肉炎凉尚如此,他人炎凉何足疑。

灼灼桃李花,春风能几时。

苍苍松柏枝,岁寒常自持。

古来成名多坎坷,男儿未遇焉可欺。

寄语纷纷轻薄子,炎凉安得长如斯。

(0)

赠画士

良工画骨不画肉,俗士信耳不信目。

莫言画者世罕逢,识者寥寥千载独。

叶公去后少真龙,与可以来多赝竹。

珠入纬萧翻得煅,宋人藏石夸为玉。

我年七十阅人多,舐笔和铅徒碌碌。

孰知吾邦有妙手,墨光夜夜虹穿屋。

夙昔庐山有旧游,烦君写入鹅溪幅。

双剑峰前漱玉亭,著我枯筇对晴瀑。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