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情重炎凉,笑尔节操凌冰霜。
世情重金玉,笑尔文章空满腹。
文章满腹黄金少,视尔形容甚微渺。
节操须坚囊箧虚,笑尔欲进尤趑趄。
君不见韩信未遇尤可怜,丈夫乞食漂母前。
一朝袭爵来三楚,岂是乡闾狂少年。
古人炎凉亦如此,今人炎凉何足言。
又不见苏秦东归未遇时,妻不下机嫂不炊。
后怀六国黄金印,弟兄妻嫂竞奔驰。
骨肉炎凉尚如此,他人炎凉何足疑。
灼灼桃李花,春风能几时。
苍苍松柏枝,岁寒常自持。
古来成名多坎坷,男儿未遇焉可欺。
寄语纷纷轻薄子,炎凉安得长如斯。
世情重炎凉,笑尔节操凌冰霜。
世情重金玉,笑尔文章空满腹。
文章满腹黄金少,视尔形容甚微渺。
节操须坚囊箧虚,笑尔欲进尤趑趄。
君不见韩信未遇尤可怜,丈夫乞食漂母前。
一朝袭爵来三楚,岂是乡闾狂少年。
古人炎凉亦如此,今人炎凉何足言。
又不见苏秦东归未遇时,妻不下机嫂不炊。
后怀六国黄金印,弟兄妻嫂竞奔驰。
骨肉炎凉尚如此,他人炎凉何足疑。
灼灼桃李花,春风能几时。
苍苍松柏枝,岁寒常自持。
古来成名多坎坷,男儿未遇焉可欺。
寄语纷纷轻薄子,炎凉安得长如斯。
这首《炎凉歌》以鲜明的对比手法,深刻揭示了社会上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现象。诗人通过“世情重炎凉”开篇,直接点明主题,随后列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待“炎凉”现象:一种是看重物质财富,忽视精神品质;另一种则是重视节操和文章,却在现实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诗人运用了“文章满腹黄金少”、“节操须坚囊箧虚”等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不同价值观下人物的不同命运。接着,通过历史典故,如韩信未遇前的困顿与后来的显赫,以及苏秦东归时的落魄与成功后的荣耀,进一步强化了“炎凉”的主题,指出社会地位、际遇的起伏变化往往与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才华无关,充满了讽刺意味。
最后,诗人以“灼灼桃李花,春风能几时。苍苍松柏枝,岁寒常自持”为喻,表达了对坚守道德操守、不随波逐流的高尚人格的赞美,同时也对那些轻浮、易变的人提出了警告,希望他们认识到社会的炎凉并非长久之计,应当珍惜自己的品德和才能。
整首诗语言犀利,情感饱满,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也蕴含着对人性的反思,是一首具有强烈批判色彩和深刻哲理的佳作。
清景媚霁月,斜阳半翠微。
白云叠巘崿,片片相因依。
游子思故乡,千里眺郊畿。
园禽知气候,池草生方菲。
幸睹景物好,转觉年岁非。
美人叹迟暮,伤心知者稀。
安能驻华发,朱轮不西归。
寄语同心客,无负此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