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从游竟独归,不堪泪尽瘴江陲。
宗原去世英灵活,惠叔收亲骨相奇。
丹荔黄蕉蛮客祭,素车白旐楚人悲。
秖今南去谁相慰,欲作哀吟恐不支。
万里从游竟独归,不堪泪尽瘴江陲。
宗原去世英灵活,惠叔收亲骨相奇。
丹荔黄蕉蛮客祭,素车白旐楚人悲。
秖今南去谁相慰,欲作哀吟恐不支。
这首《送江源南还》是元末明初诗人王翰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友人离别的情景,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思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万里从游竟独归”,开篇即点出友人远行的孤独,万里同行,如今却独自返回,透露出一种深深的不舍与无奈。接着“不堪泪尽瘴江陲”一句,以“泪尽”形容离别的痛苦,加之“瘴江陲”的环境描写,渲染出一种凄凉与压抑的氛围。
“宗原去世英灵活,惠叔收亲骨相奇。”这两句追忆逝者生前的英姿与非凡之处,通过“英灵活”和“骨相奇”这样的词汇,既是对逝者的赞美,也表达了对逝者离去的惋惜之情。
“丹荔黄蕉蛮客祭,素车白旐楚人悲。”这里运用了具体的场景来表达哀悼之情。“丹荔黄蕉”象征着南方的特产,而“蛮客祭”则暗示了远方的哀悼;“素车白旐”是中国古代丧葬仪式中的物品,代表了哀悼与悲伤。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与丧葬习俗的结合,生动地展现了哀悼的氛围。
最后,“秖今南去谁相慰,欲作哀吟恐不支。”表达了对友人南行路途中的孤独与担忧,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内心的无力感。这句话既是对友人的关切,也是对自己情感的坦露,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深切的哀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逝者追忆以及哀悼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送别诗。
朝发碧湘门,暮宿巴丘湖。
吾乡盛风骚,良日怀三闾。
龙舟截狂涛,士女殷且都。
钲鼓鸣渌水,楝裹沈芳腴。
我心感佳节,我行方远徂。
以我恋家山,知子怀征夫。
前年泣麻衣,去年哭张媭。
哀哀松塘兄,宿草成荒墟。
仍岁骨肉恩,酸涕洒欲枯。
死者宿草积,生者抟沙如。
风雨黄陵舟,残镫明菰蒲。
万感并遥夕,江流为呜呜。
舣舟入林径,苍然岚气生。
湖流欲尽处,楼阁凌虚明。
好山解招客,夹道松桧青。
缘径造平麓,上有庭宇清。
眷怀庐陵公,昔日斯堂成。
隔江诸峰峦,平视如弟兄。
奔赴入堂下,一一排云屏。
风流贤守意,亮抱山林情。
乃知见地高,驱役群山灵。
我来拜公像,石壁多题铭。
短垣杂花倚,隔树春禽鸣。
额堂仰画肚,隶迹留遗馨。
眼底更平望,列岫青冥冥。
悄然泉石境,珍重千秋名。
醉翁真意在,不独环滁亭。
人日忆故人,题诗寄何处。
五夜凄清寒剪烛,三年离别风飘絮。
谈诗不倦虎头痴,飞梦难寻虎山路。
春风一夕心颜开,旧雨不来新雨来。
故人无恙新诗裁,笑谈连襼同徘徊。
九载相思故园竹,三径绿寒荒老屋。
前年水患忧贵粟,鸿雁嗷嗷髑髅哭。
感旧可怜新鬼多,思归并少畸田薄。
诗亡影瘦一书生,母病儿殇梦也惊。
科名草少英雄死,志气人高鬼蜮瞋。
何日壮怀伸,归卧灵岩顶。烟云从画,猿鹤捧茗。
狂歌长啸,花香雪冷。
红尘变幻渺不知,日与故人醉赋诗。
团圆月照真须眉,并无相逢何别离。
百年歌舞长于斯,何至海右亭前始相见,同有思乡愁一片。
君家痴叔发苍苍,何事冲寒跋涉忙。
相逢且尽今朝乐,笑对春风醉百觞。
《晤家月岩兼寄顾莼勺》【清·王鹄】人日忆故人,题诗寄何处。五夜凄清寒剪烛,三年离别风飘絮。谈诗不倦虎头痴,飞梦难寻虎山路。春风一夕心颜开,旧雨不来新雨来。故人无恙新诗裁,笑谈连襼同徘徊。九载相思故园竹,三径绿寒荒老屋。前年水患忧贵粟,鸿雁嗷嗷髑髅哭。感旧可怜新鬼多,思归并少畸田薄。诗亡影瘦一书生,母病儿殇梦也惊。科名草少英雄死,志气人高鬼蜮瞋。何日壮怀伸,归卧灵岩顶。烟云从画,猿鹤捧茗。狂歌长啸,花香雪冷。红尘变幻渺不知,日与故人醉赋诗。团圆月照真须眉,并无相逢何别离。百年歌舞长于斯,何至海右亭前始相见,同有思乡愁一片。君家痴叔发苍苍,何事冲寒跋涉忙。相逢且尽今朝乐,笑对春风醉百觞。
https://shici.929r.com/shici/3Gsl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