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阅久讶真山,莫谓疑黂见布还。
古假唤真真唤假,更谁能置议其间。
假山阅久讶真山,莫谓疑黂见布还。
古假唤真真唤假,更谁能置议其间。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的《再题廓然大公八景(其三)峭茜居》。诗中以假山与真山为喻,探讨了真假、虚实之间的关系。
首句“假山阅久讶真山”,诗人先以时间的久远来强调假山的存在感,让读者对假山产生一种错觉,仿佛它就是真正的山峦。接着,“莫谓疑黂见布还”一句,诗人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地将假视为真,即使在疑惑和辨识中,也要保持清醒,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古假唤真真唤假”,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古假”与“真”、“真”与“假”的相互呼唤,表达了真假之间界限模糊、难以界定的哲学思考。最后,“更谁能置议其间”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对于真假问题的判断之难,暗示了世间万物皆有其独特价值,不应简单地以真伪来衡量。
整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