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剪梅》
《一剪梅》全文
宋 / 张炎   形式: 词  词牌: 一剪梅

闷蕊惊寒减艳痕。蜂也消魂。蝶也消魂。

醉归无月傍黄昏。知是花村。知是前村。

留得闲枝叶半存。好似桃根。不似桃根。

小楼昨夜雨声浑。春到三分。秋到三分。

(0)
注释
闷蕊:含苞待放的花朵。
寒减艳痕:寒冷使花朵减少了鲜艳的颜色。
蜂也消魂:蜜蜂也为花朵的凋零感到悲伤。
醉归无月:酒醉后在黄昏时分回家。
花村:村庄周围长满花草的地方。
桃根:比喻花朵残留的形态。
浑:模糊不清,这里形容雨声连续不断。
春到三分:春天的气息占据了三分之一。
秋到三分:秋天的气息也占据了三分之一。
翻译
含苞的花朵因寒气而收敛了鲜艳,连蜜蜂和蝴蝶都为之失魂落魄。
喝醉后在黄昏中归家,四周没有月亮,只知道这里是花村,或许是前方的村庄。
花朵虽凋零,仍有半数枝叶留存,像桃树的根,却又不像桃树的根。
昨晚小楼外雨声连绵,仿佛春意已占三分,秋意也占了三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炎的作品,名为《一剪梅》。从这短小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春天和花开之美景的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

“闷蕊惊寒减艳痕”表达了在初春时节,花朵虽然已经萌芽,但由于气候尚寒,它们的颜色并没有完全展现出应有的明艳。紧接着的“蜂也消魂蝶也消魂”,则描绘出了蜜蜂和蝴蝶因为未到花开时节而显得无精打采,仿佛它们也被这尚未完全觉醒的大自然所迷惑。

“醉归无月傍黄昏”、“知是花村知是前村”,诗人在黄昏时分回家途中,或许有酒意,心中明白自己正行走在充满了花朵的村庄和曾经来过的熟悉地方。接着,“留得闲枝叶半存”则表达了一种对自然景物难以割舍的情感,即便是随手折取一枝花,也只能保留其一半。

“好似桃根不似桃根”,这里可能是在比喻某种事物与桃树的根部相似又不同,具体意象则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最后,“小楼昨夜雨声浑春到三分秋到三分”则描绘了在连绵细雨中度过的一个夜晚,以及季节更迭带来的无常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与短暂、生活中的无常与珍惜之情。

作者介绍
张炎

张炎
朝代:宋   字:叔夏   号:玉田   生辰:1248年-1320年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
猜你喜欢

五言侍宴延庆殿同赋别题得阿阁凤应诏

帝台凌紫雾,仙凤下丹霄。

层巢依绮阁,清歌入洞箫。

逸彩桐间艳,浮声竹外娇。

自欣栖大厦,率舞为闻韶。

(0)

山家夏日九首·其六

山人有敝庐,竹树近扶疏。

傍岩开灶井,横涧引庭除。

障子游仙画,屏风章草书。

谁言非面俗,更欲赋《閒居》。

(0)

西灵观

八月秋高气渐清,再携琴剑宿西灵。

蕊珠新换当年殿,函谷重开往日经。

晋代宰王香馥馥,周朝柱史烛荧荧。

一声鹤唳人间晓,吟起晴空彻杳冥。

(0)

卷帘大悟

也大差,也大差,卷起帘来见天下。

有人问我解何宗,拈起拂子擘觜打。

(0)

飞英寺

两岸槿花红障步,一行山色绿屏风。

(0)

经来白马寺,僧到赤乌年。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