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蕊惊寒减艳痕。蜂也消魂。蝶也消魂。
醉归无月傍黄昏。知是花村。知是前村。
留得闲枝叶半存。好似桃根。不似桃根。
小楼昨夜雨声浑。春到三分。秋到三分。
闷蕊惊寒减艳痕。蜂也消魂。蝶也消魂。
醉归无月傍黄昏。知是花村。知是前村。
留得闲枝叶半存。好似桃根。不似桃根。
小楼昨夜雨声浑。春到三分。秋到三分。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炎的作品,名为《一剪梅》。从这短小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春天和花开之美景的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
“闷蕊惊寒减艳痕”表达了在初春时节,花朵虽然已经萌芽,但由于气候尚寒,它们的颜色并没有完全展现出应有的明艳。紧接着的“蜂也消魂蝶也消魂”,则描绘出了蜜蜂和蝴蝶因为未到花开时节而显得无精打采,仿佛它们也被这尚未完全觉醒的大自然所迷惑。
“醉归无月傍黄昏”、“知是花村知是前村”,诗人在黄昏时分回家途中,或许有酒意,心中明白自己正行走在充满了花朵的村庄和曾经来过的熟悉地方。接着,“留得闲枝叶半存”则表达了一种对自然景物难以割舍的情感,即便是随手折取一枝花,也只能保留其一半。
“好似桃根不似桃根”,这里可能是在比喻某种事物与桃树的根部相似又不同,具体意象则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最后,“小楼昨夜雨声浑春到三分秋到三分”则描绘了在连绵细雨中度过的一个夜晚,以及季节更迭带来的无常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与短暂、生活中的无常与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