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里风光意若何,沂滨堂上见巍峨。
远山烟扫画图见,乔木春浓鸟雀歌。
篆石有文官派远,竹床无暑晚凉多。
分明人物衣冠盛,何幸身从此地过。
客里风光意若何,沂滨堂上见巍峨。
远山烟扫画图见,乔木春浓鸟雀歌。
篆石有文官派远,竹床无暑晚凉多。
分明人物衣冠盛,何幸身从此地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寓居江西泥田周氏祠时所见的风光与感受。首联“客里风光意若何,沂滨堂上见巍峨”开篇即以客居他乡的视角,将目光投向了沂滨堂的雄伟景象,表达了对眼前景致的赞叹。颔联“远山烟扫画图见,乔木春浓鸟雀歌”进一步展开画面,远处的山峦在轻烟中若隐若现,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而繁茂的树木在春日的浓绿中,鸟儿欢快地歌唱,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颈联“篆石有文官派远,竹床无暑晚凉多”则转向对祠堂内部的描写,篆刻的石碑上留有远古的文脉,象征着家族的历史传承;而竹制的床榻在夏日的傍晚,却能带来阵阵凉意,营造出一种宁静与舒适的生活氛围。尾联“分明人物衣冠盛,何幸身从此地过”最后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尽管这里的人物衣冠显得繁华,但能在此地经过,对于诗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幸运与荣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与建筑之美,更蕴含了对历史、文化以及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碣石挹蓬莱,箕文映上台。
鸾从丹阙集,芝倩碧云栽。
夫子清时彦,千年间气回。
道元包万有,识乃绝纤埃。
天禄藜光彻,花砖日影催。
惊波擎砥柱,仙鼎裕盐梅。
幸借垆钟力,同收卓荦才。
及门俱琏器,受驾尽龙媒。
石剖今逢卞,鞭驱始自隗。
无私风任拂,不配露堪培。
顾此南荒质,来瞻北斗魁。
步趋斯黾勉,羽翮肯徘徊。
啸赋篇尝习,延津阁会开。
持将负笈意,愿献紫霞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