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编修泽寰偕族人笃余明经自庐陵游江南携示文信国画像及手札墨迹谨题其后》
《王编修泽寰偕族人笃余明经自庐陵游江南携示文信国画像及手札墨迹谨题其后》全文
清 / 陈三立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兴亡细事耳,人气延天命。

吾乡有文谢,万靡挽使正。

谢像藏退庐,竦瞻缀微咏。

二妙开图幅,奇表嵩华映。

附上府理礼,出处痛执政。

作事信天去,一语公自评。

错落数百字,肝胆写豪横。

我欲饮其气,吐以斫枭獍。

压寐魔重重,造劫萌非圣。

狼籍蹄迹间,孤攀血泪迸。

(0)
鉴赏

这首诗是陈三立在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所作,题于王编修泽寰携文信国画像及其手札墨迹之后。诗人首先感慨历史兴衰不过小事,人的气节却能延续天命。他提及家乡有如文信国这样的忠臣,能够力挽狂澜,维护正道。文信国的画像被珍藏在庐舍中,诗人仰望画像,深感其人格魅力,赞叹他的才情与品德在画中得以展现,如同嵩华山的奇景映照。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文信国的敬仰之情,认为他虽身处官场,但始终坚守原则,痛恨执政者的失职。文信国行事遵循天意,其言辞公正,令人深思。诗中数百字的描述,透露出文信国的豪迈与刚直,诗人甚至想汲取他的精神力量,以对抗邪恶。

然而,现实中的黑暗让诗人感到沉重,社会动荡不安,仿佛连睡眠都被困扰。文信国的悲剧性命运,让诗人悲从中来,泪水夺眶而出。他在狼藉的社会环境中,独自攀登,表达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文信国的形象和事迹,展现了诗人对忠贞气节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批判,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作者介绍

陈三立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视茭陂

周官叙沟洫,汉史志河渠。

民命苟所关,故典曾备书。

郁郁巴罗山,汇流向东趋。

揵木阏回澜,灌此桑麻区。

开建岁已久,版锸日以疏。

坐令千金资,白日弃道隅。

嗟予理敝郡,万事费爬梳。

虽云簿书繁,安敢轻犁锄。

父老孙孟献,切切以告予。

有志事兴复,为力苦不纾。

春初农务兴,薄言驾吾车。

风雨入前村,道路何崎岖。

上山履巉岩,下水涉沮洳。

夤缘寻故址,飘动无嬴馀。

逸道以使民,谅民无怨吁。

万锸当云集,黍稷歌与与。

(0)

后感兴六首·其六

眼底不可意,踯躅问玄苍。

何时再混沌,为我重主张。

委顺生麒麟,委和生凤凰。

白日行九州,不逢豺与狼。

(0)

送戈良玉御史赴四川宪副崇夔保顺兵备

柏台高处岁频更,奉敕宁辞万里程。

云拥干旄归节制,风行山岳听威声。

携家远过金牛岭,揽辔长临白帝城。

珍重盛时勋业在,好将苏息问苍生。

(0)

甲寅岁八月廿七日过大监戴公城东清适园亭漫成一律

雨后晴沙不作泥,路回深巷忽闻鸡。

黄交稚菊栽初盛,绿上新蔬剪未齐。

尘外画缣谁布景,眼前诗橐好分题。

主人莫讶难相见,绕屋滩声似剡溪。

(0)

喜同年屠朝宗都宪卜居正得宾之旧宅次韵

几年离合诵停云,此日叨随燕贺群。

名重柏台同鲍隶,寿期椿府似茅君。

旧堂主尚多情在,新曲谁当善颂闻。

谈笑不妨清漏促,帝城春色喜初分。

(0)

送陈瑞卿侍御升山东宪副提督临清兵备

河上薰风幕府开,承恩人羡得真才。

虎牙今肃东西境,豸角威生内外台。

千里回瞻宸极远,一方争候使星来。

随车定有翻盆雨,听取欢声出草莱。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