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诏辞金殿,提兵出玉关。
黄云连大漠,白雪满阴山。
虎骑驰天外,龙泉吼臂间。
匈奴傥未灭,定自不空还。
受诏辞金殿,提兵出玉关。
黄云连大漠,白雪满阴山。
虎骑驰天外,龙泉吼臂间。
匈奴傥未灭,定自不空还。
这首《从军行(其二)》是明代诗人薛蕙所作,描绘了一位将军受命出征,英勇赴战的壮丽场景。
首句“受诏辞金殿,提兵出玉关”,开篇即展现了一位将军接到圣旨后,告别皇宫,率领大军穿越玉门关,踏上征程的豪迈气概。金殿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玉关则是通往边疆的险要门户,这一句通过对比,既突出了将军使命的崇高,也暗示了征战的艰难。
接着,“黄云连大漠,白雪满阴山”两句,以壮阔的自然景象衬托出战争的背景。黄云与大漠、白雪与阴山,不仅渲染了战场的辽阔与寒冷,更寓意着战争的残酷与艰苦。这样的环境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强化了读者对战争的深刻感受。
“虎骑驰天外,龙泉吼臂间”则进一步描绘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虎骑象征着勇猛的士兵,龙泉则代表了锋利的武器。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士兵们在战场上飞驰、挥剑的英勇姿态,以及他们与敌人激烈交锋的场面。通过“驰”和“吼”的动态描写,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紧张激烈的氛围。
最后,“匈奴傥未灭,定自不空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念。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只要还有希望,将军和他的士兵们就绝不会轻易放弃,直到将敌人彻底击败。这不仅是对将士们英勇精神的赞美,也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从军行(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壮丽与悲壮,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强盛的期待。